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2-01
  • 专家共识
    头颈部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
    刘磊, 向中正, 李一, 郭伟, 杨凯, 王军, 孙志军, 任国欣, 张建国, 孙沫逸, 冉伟, 黄桂林, 唐瞻贵,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19-628.  doi:10.7518/hxkq.2022.06.001
    摘要 ( 1164 )   HTML ( 114 )   PDF (960KB) ( 1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被批准作为多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头颈部鳞癌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治疗。虽然ICIs在头颈部鳞癌治疗中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当前仍然存在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如ICIs疗效预测因子的选择,肿瘤病灶对ICIs治疗反应的评价,免疫超进展的应对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因此,本共识基于当前临床已有的循证医学依据,结合临床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整合头颈部肿瘤各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工作经验而形成相对规范统一的认识。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李煌, 武秀萍,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29-637.  doi:10.7518/hxkq.2022.06.002
    摘要 ( 2555 )   HTML ( 388 )   PDF (2035KB) ( 30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基础研究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及经时变化
    卢妍竹, 张婧琦, 赖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38-644.  doi:10.7518/hxkq.2022.06.003
    摘要 ( 511 )   HTML ( 26 )   PDF (4305KB) ( 6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及随时间的变化,并探究其与颌面部疼痛是否具有一致性。 方法 部分结扎大鼠三叉神经的眶下神经(IoN)分支,引起三叉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构建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IoN-CCI)。手术当天(术前)、术后第1、5、10、15、30天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电子Von Frey测痛仪测试机械痛阈变化,称重测量体重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p5C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钙离子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量变化,并对3种不同形态的小胶质细胞占比进行分析。 结果 行为学变化及机械痛阈变化显示,IoN-CCI组手术同侧颌面部疼痛水平在术后先升高后降低。IoN-CCI组手术同侧Sp5C的Iba-1表达及变形虫样小胶质细胞占比分别在术后第10天及术后第5天达到峰值,至术后第30天基本恢复至与同组对侧一致,该趋势与颌面部疼痛水平变化基本一致。 结论 眶下神经部分结扎构建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引起Sp5C中小胶质细胞激活,激活情况与颌面部疼痛情况基本一致,在第10天达到最高峰。

    饥饿条件下活性氧通过PINK1/Parkin通路调控人牙周膜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范智博, 金珂, 李胜鸿, 徐洁,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45-653.  doi:10.7518/hxkq.2022.06.004
    摘要 ( 540 )   HTML ( 26 )   PDF (6516KB) ( 127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人牙周膜细胞(hPDLC)在饥饿条件下活性氧(ROS)与PINK1/Parkin通路介导hPDLC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SC,利用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模拟饥饿环境诱导hPDLC线粒体自噬,利用N-乙酰-L-半胱氨酸(NAC)抑制ROS生成以探讨ROS在hPDLC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利用环孢素A(CsA)抑制PINK1/Parkin通路以研究ROS与PINK1/Parkin通路在饥饿条件下激活hPDLC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及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体的生成及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定位线粒体,溶酶体绿色荧光探针定位溶酶体;采用DCFH-DA ROS荧光探针检测ROS生成强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基因(Tomm20、Timm23)及PINK1/Parkin通路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自噬蛋白(Tomm20、Timm23)及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EBSS饥饿作用30 min后,诱导激活hPDLC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最强,ROS表达增加,且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Tomm20、Timm23)下调(P<0.001),PINK1/Parkin通路表达上调(P<0.001)。NAC抑制ROS的产生后,自噬被抑制,同时Tomm20、Timm23表达上调(P<0.001,P<0.05),PINK1/Parkin通路表达下调(P<0.001,P<0.05)。而当CsA抑制PINK1/Parkin通路表达时(P<0.05,P<0.05),自噬被逆转,同时Tomm20、Timm23表达上调(P<0.001,P<0.01)。 结论 ROS在饥饿条件下主要通过PINK1/Parkin通路增强hPDLC线粒体自噬。

    持续静压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吴洁, 崔占琴, 韩瑜, 李文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54-661.  doi:10.7518/hxkq.2022.06.005
    摘要 ( 347 )   HTML ( 26 )   PDF (3713KB) ( 19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增龄性变化。 方法 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为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CCK-8检测HPDLCs的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HPDLCs衰老情况。3组细胞均分别给予0、1.5、3、6、12、24、48、72 h体外持续静压力机械刺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提上清液中OPG、RANKL的表达。 结果 体外持续静压力刺激后,牙周膜细胞OPG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及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RANKL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OPG/RANKL比值随加力时间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 结论 体外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上调牙周膜细胞OPG表达及OPG/RANKL比值,下调RANKL表达。

    新型可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制备与印模精度评价
    刘幸子, 王馨惠, 吴静雅, 罗菁菁, 王云, 李全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62-667.  doi:10.7518/hxkq.2022.06.006
    摘要 ( 498 )   HTML ( 27 )   PDF (2858KB) ( 79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可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评价其准确性。 方法 将一定比例的海藻酸钠、磷酸三钠、氟钛酸钾、硅藻土等成分用水溶解,行星离心搅拌机混合均匀,获得一定黏度的基质组分;将一定比例半水硫酸钙、氧化镁、甘油、聚乙二醇(PEG)400离心搅拌机混合均匀,获得同样黏度的胶结剂组分。基质组分与胶结剂组分封装在2∶1体积比的A/B胶管内。使用时用与A/B胶管匹配的注射枪和混合头加压混合。样本分为3组:以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IA组)作为实验组,Jeltrate藻酸盐印模材料(JA组)和Silagum-putty/light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SI组)为对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注射性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内部形貌,数字三维测量方法评价印模材料的准确性。 结果 SEM结果显示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比Jeltrate藻酸盐印模材料结构致密均匀,气泡含量较少。IA组、JA组、SI组模型与标准模型的差异性(正确度)分别为(49.58±1.453)、(54.75±7.264)、(30.92±1.013)μm。IA组、JA组、SI组内模型之间的差异性(精密度)分别为(85.79±8.191)、(97.65±11.060)、(56.51±4.995)μm。3组印模材料在正确度和精密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可注射型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准确性优于传统的粉剂型藻酸盐印模材料,但差于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新型可注射性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印模准确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羟磷灰石牙本质脱敏剂对温和型通用型粘接系统粘接性能研究
    孟雨晨, 黄帆, 王思霖, 黄欣, 逯宜, 裴丹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68-675.  doi:10.7518/hxkq.2022.06.007
    摘要 ( 631 )   HTML ( 59 )   PDF (3192KB) ( 69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含羟磷灰石(HA)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及其对温和型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完整的第三磨牙,制备冠中部牙本质样本,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根据不同的脱敏处理方式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下述处理:无脱敏处理(对照组)、Biorepair牙膏处理(含HA脱敏牙膏)、Dontodent牙膏处理(含HA脱敏牙膏)和HA糊剂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并评估牙本质小管封闭率。分别使用All-Bond Universal、Single Bond Universal和Clearfil Universal Bond以自酸蚀模式应用于脱敏处理后的牙本质。通过接触角测量评估脱敏处理后牙本质表面的润湿性和表面能(SFE)。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试样,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分析脱敏处理方式对于3种通用型粘接剂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结果 SEM显示含HA脱敏牙膏和HA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均明显封闭,封闭率HA组>Biorepair组>Dontodent组(P<0.05)。接触角分析表明,含HA脱敏剂对通用型粘接剂的润湿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脱敏处理后牙本质SFE显著增加(P<0.05)。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表明,含HA脱敏牙膏会降低微拉伸粘接强度(P<0.05),而HA组与对照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含HA脱敏牙膏能够形成牙本质小管封闭。在使用温和型通用型粘接剂进行后续树脂修复时,含HA脱敏牙膏降低牙本质粘接强度,而HA糊剂的脱敏处理未对粘接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临床研究
    基于混合现实的手术导航系统在颅颌面创伤骨整复中的应用研究
    林承重, 张勇, 董韶, 吴锦阳, 张楚茜, 万新军, 张诗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76-684.  doi:10.7518/hxkq.2022.06.008
    摘要 ( 703 )   HTML ( 59 )   PDF (5290KB) ( 88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搭建基于混合现实(MR)及红外光学定位的手术导航系统,并评估其在颅颌面创伤骨整复中的临床适用性。 方法 集成基于MR技术和光学定位追踪的软硬件系统,并完善系统工作流程;通过3D打印头颅模型实验,分析该系统的系统误差、目标配准误差和截骨应用误差;进一步通过颧上颌骨复合体(ZMC)复位的模型实验和额骨缺损修复的初步临床应用,探讨该系统的适用性。 结果 本MR手术导航系统的系统误差为(1.23±0.52)mm,目标配准误差为(2.83±1.18)mm,截骨应用误差为(3.13±1.66)mm;ZMC模型虚拟手术规划流畅,复位顺利;本系统引导下的额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过程顺利,重建效果满意。 结论 本研究搭建的MR手术导航系统具有虚实融合效果佳、动态导航稳定性好的优点,其在颅颌面外科的医患沟通、医学教育、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等各方面都具有应用潜力。

    不同方法去除根管内充填材料的效果评价
    杨雯君, 韩佳佳, 王逸尘, 李凤翔, 杜启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85-689.  doi:10.7518/hxkq.2022.06.009
    摘要 ( 1314 )   HTML ( 188 )   PDF (1254KB) ( 108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3种不同方法在根管再治疗中去除根管内充填材料的效果。 方法 收集以牙胶和塑化材料为充填物的磨牙牙根各45个,分别随机分为3组(n=15)。使用WaveOne(WaveOne组)、1#P钻+WaveOne(1#P钻+WaveOne组)、P5超声工作尖ET25+ProTaper Universal(P5+ProTaper Universal组)去除根管内充填材料并完成根管预备,记录操作时间;测量牙根剖面根管壁残留充填材料面积百分比;计算牙胶充填根管样本再治疗后根管偏移度。 结果 根充材料类型和预备方法对充填材料残留面积百分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根尖1/3的充填材料残留面积百分比高于颈1/3(P<0.05)。WaveOne组及1#P钻+WaveOne组取出牙胶或塑化材料平均用时少于P5+ProTaper Universal组(P=0.000)。预备方法对根管弯曲度无显著影响(P=0.650)。 结论 根管再治疗取出充填物时,WaveOne在清洁能力、中心定位能力方面与ProTaper Universal相似,且可以独立用于大多数没有通路的根管,简化根管再治疗的疏通过程。

    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Meta分析
    从兆霞, 刘媛, 赵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90-697.  doi:10.7518/hxkq.2022.06.010
    摘要 ( 490 )   HTML ( 50 )   PDF (5548KB) ( 43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差异性。 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4个英文电子数据库中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20日,主要结局指标为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退缩深度、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完全根面覆盖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 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术后12个月后,对照组结缔组织移植物较试验组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MD=-0.28(-0.47,-0.08),P=0.006]、降低牙龈退缩深度[MD=0.23(0.12,0.35),P<0.000 1]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RR=0.80,95%CI(0.69,0.93),P=0.003];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治疗后,结缔组织移植物在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降低牙龈退缩深度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方面具有优势,但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手术简便并有相似的效果亦有临床应用价值。

    无托槽隐形矫治进展评估功能的准确性研究
    李博, 许益蒙, 史睿颖, 胡忆戎, 刘思颖, 顾泽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698-703.  doi:10.7518/hxkq.2022.06.011
    摘要 ( 686 )   HTML ( 68 )   PDF (1741KB) ( 6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应用iTero软件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牙齿的移动情况及牙列宽度的准确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样本19例,取初诊(T0)和阶段治疗(T1)石膏模型,进行实际三维模型重叠,测量阶段治疗后上颌牙齿在水平面的移动距离和上下牙列的宽度;应用iTero软件的进展评估功能,测量同一样本阶段治疗后上颌牙齿在水平面的移动距离和上下牙列的宽度,比较二者差异。 结果 应用iTero软件进展评估功能测量的上颌牙齿水平面移动距离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2.31(1.59,3.22)mm;实际三维模型测量上颌牙齿水平面移动距离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1.79(1.21,3.03)mm,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下牙列宽度测量中,测量了4个指标,包括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磨牙间宽度、下颌尖牙间宽度、下颌磨牙间宽度,治疗前iTero软件的进展评估功能测量结果分别为(35.78±2.49)、(56.21±2.51)、(27.43±1.38)、(52.26±2.91)mm,实际测量结果分别为(35.77±2.53)、(56.17±2.47)、(27.40±1.41)、(52.30±2.8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段治疗后iTero软件的进展评估功能测量结果分别为(37.37±2.86)、(57.76±2.56)、(28.89±2.00)、(54.16±2.19)mm,实际测量结果分别为(37.29±2.94)、(57.71±2.63)、(28.88±2.05)、(54.01±2.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Tero软件的进展评估功能测量模型重叠的准确性,与以硬腭为参考标志进行实际三维模型重叠测量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临床医生不能完全依赖进展评估的测量结果,但其在分析牙列宽度指标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肿瘤学专栏
    基于YTHDC2IGF2BP2HNRNPC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N6-甲基腺苷风险模型构建及临床应用评估
    岳蔷薇, 徐乐, 张东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704-709.  doi:10.7518/hxkq.2022.06.012
    摘要 ( 300 )   HTML ( 14 )   PDF (2342KB) ( 50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N6-甲基腺苷(m6A)调节因子模型,进行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评估。 方法 利用R语言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HNSCC患者进行m6A调节因子风险预后模型构建,然后对不同风险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细胞类型富集分析和临床相关性分析。 结果 HNSCC中15个m6A调节因子表达异常,根据异常表达基因构建了HNSCC YTHDC2、IGF2BP2和HNRNPC三基因独立预后风险模型,其中高风险组免疫抑制相关因子及免疫细胞显著增多,抗肿瘤免疫相关因子及免疫细胞减少,呈现促肿瘤的免疫微环境。 结论 联合YTHDC2、IGF2BP2和HNRNPC的m6A调节因子风险预后模型可以有效评估HNSCC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状态。

    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郑琛, 苏吉梅, 梁鑫, 吴娟, 顾伟忠, 赵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710-715.  doi:10.7518/hxkq.2022.06.013
    摘要 ( 384 )   HTML ( 10 )   PDF (2696KB) ( 32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22年3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9例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病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等进行总结。 结果 9例患者均为女性,就诊年龄1~38 d,上颌3例、下颌6例,6例在母亲孕28~39周B超发现,3例出生时发现,肿瘤直径0.5~3.5 cm,肿物均有蒂与牙槽嵴相连。1例局麻下手术切除,其余8例全麻下手术切除,随访1个月~12年,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中2例相应部位乳牙过早萌出。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 结论 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是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母亲孕期B超是早期发现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重要手段,病理学检查对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诊断具有关键作用,一般手术切除肿瘤即可,无需扩大切除。

    病例报告
    上颌侧切牙年轻恒牙牙中牙伴根尖周炎的牙髓血运重建治疗1
    袁婧, 余思静, 游梦, 张琼, 叶玲, 高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716-720.  doi:10.7518/hxkq.2022.06.014
    摘要 ( 501 )   HTML ( 49 )   PDF (1928KB) ( 65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内陷是由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而导致的牙齿形态异常,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给常规的牙髓治疗带来困难和挑战。牙中牙的牙髓治疗为牙内陷最复杂的一种情况,本文报道1例上颌侧切牙年轻恒牙牙中牙伴根尖周炎的牙髓血运重建治疗的病例,结合锥形束CT的辅助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评估。随访2年,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周炎症消失。本病例为年轻恒牙牙中牙的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1例表现为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王显文, 陈谦明, 江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721-726.  doi:10.7518/hxkq.2022.06.015
    摘要 ( 538 )   HTML ( 184 )   PDF (2712KB) ( 37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因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表现为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情况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1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口腔黏膜非典型性血管增生改变的病例,结合该病例的诊治情况及既往文献报道,讨论了颌面部放射治疗导致口腔黏膜出现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案。

    Warthin瘤合并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
    奚悦, 马玉婷, 姚志刚, 覃业军, 赵苗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727-730.  doi:10.7518/hxkq.2022.06.016
    摘要 ( 320 )   HTML ( 22 )   PDF (5349KB) ( 20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arthin瘤是一种良性唾液腺肿瘤,由导管上皮和淋巴样间质组成,迄今为止,有关Warthin瘤内淋巴成分恶变的报道罕见,且多恶变为B细胞淋巴瘤,合并T细胞淋巴瘤更尤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Warthin瘤合并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旨在强调要对Warthin瘤内的淋巴组织进行仔细的光学显微镜评估,以识别隐匿性淋巴瘤的存在,减少误诊及漏诊并及时治疗。

    临床技术改进
    分置式可测量种植导板在多颗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的应用
    王映凯, 解晨阳, 张煜强, 张雅萌, 方婷露, 于海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6):  731-739.  doi:10.7518/hxkq.2022.06.017
    摘要 ( 424 )   HTML ( 31 )   PDF (7351KB) ( 44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1例应用分置式可测量种植导板引导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修复牙外伤所致的12—22牙缺失。术前根据咬合记录,在exoCAD软件中设计上部目标修复体空间轮廓位置,再通过口内和锥形束CT图像实测获得12—22牙位点近远中向、唇腭向和𬌗龈向分别在软硬组织水平的空间数据,在Bluesky Plan 4软件中设计比选4个正确种植位点,确认后设计并通过三维打印制作基于三向位置数值的可测量种植导板。术中使用3组可测量种植导板结合测量尺实测依次完成定点、半钻预备及轴向核查、全程预备及三向位置核查和种植体植入,之后再次实测核查种植位点。术后通过转移导板即刻戴入基于目标修复体空间和原天然牙穿龈形态设计、并于术前切削完成的临时修复体。经术后对比测量,种植入口点平均线性偏差为(0.57±0.17)mm,种植止点平均线性偏差为(0.82±0.27)mm,各植体平均角度偏差为(1.86±0.89)°,实现了12—22牙位点种植体的精准植入与同期的即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