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3-12-20
  • 基础研究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大鼠自体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研究
    陈希哲,杨连甲,田卫东,杨维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19-421. 
    摘要 ( 845 )   PDF (236KB) ( 4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构建的SD大鼠骨组织工程模型中,观察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的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位骨形成能力。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股骨及胫骨,将骨髓冲入 75 ml培养瓶中并在常规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5 d后将部分骨髓基质细胞消化并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进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2)基因转染及G-418连续筛选14 d;再将转染和未转染的自体细胞一同接种于经纤连蛋白表面修饰的含孔磷酸钙陶瓷上继续培养10 d,并将细胞陶瓷复合体对应地种植于大鼠背部皮下及肌肉内。分别于2~20周处死动物,从形态学及组织学角度观察异位骨形成情况。结果 基因转染细胞陶瓷复合体无论种植于皮下或肌肉内均表现明显的异位骨形成能力;其同期骨形成与早期实验中的经诱导骨髓基质细胞陶瓷复合体异位骨形成相似。结论 应用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的rhBMP2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可获得与诱导分化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相同的成骨能力,说明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再次植入体内后,可相当于生物反应器,在增殖的同时促进干细胞的分化和成骨潜能。

    聚D,L乳酸螺钉复合骨形成蛋白行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罗恩,周立伟,魏世成,郑谦,宁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22-424. 
    摘要 ( 832 )   PDF (148KB) ( 3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聚D,L乳酸螺钉复合骨形成蛋白(rhBMP-2)植入骨组织后对钉道骨缺损及周围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聚D,L乳酸与rhBMP-2复合后附着于聚D,L乳酸螺钉凹槽内,植入固定4 只犬的下颌颏部骨折,并与聚D,L乳酸螺钉对照。术后4、8、12、16周取标本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侧复合螺钉钉道骨缺损及周围骨折处的成骨程度明显比对照侧强;骨折断端固定愈合良好。结论 聚D,L乳酸复合 rhBMP-2螺钉对钉道骨缺损及周围骨折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骨折愈合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可吸收聚对二氧六环酮线的制作及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彭勇,陈希哲,田卫东,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25-427. 
    摘要 ( 780 )   PDF (175KB) ( 7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自行合成的可吸收聚对二氧六环酮(PDS)线固定家兔下颌骨体部骨折,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线降解吸收情况。方法 以亚乙基二醇及金属钠等为原料,合成对二氧六环酮单体;在一定温度、压力及催化剂条件下将单体开环聚合而得PDS;将压出成形,拉伸成线的PDS用于实验组1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的单侧下颌骨体部骨折内固定,以每2周为一个时间点处死2只动物直至12周。对照组相同骨折而不作任何内固定的6只动物仍按相同时间点处死。通过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线降解吸收情况。结果 实验组所有动物骨折愈合良好,骨折区域外骨痂形成明显,膜内成骨及软骨内成骨均存在;PDS在体内先发生强度的衰减,继之缓慢吸收。不作内固定的对照组动物骨折均不能愈合。结论 自行合成的PDS线是一种可吸收并具有一定强度及柔韧性的无色热塑性单丝纤维,可通过环氧乙烷薰蒸灭菌而不影响其强度,可有效地进行下颌骨骨折的内固定,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复合牛骨形成蛋白多孔中空种植体成骨效应的研究
    廖湘凌,陈绍维,李声伟,田卫东,张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28-431. 
    摘要 ( 853 )   PDF (166KB) ( 6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牛骨形成蛋白复合种植体成骨效应。方法 将天然提取的牛骨形成蛋白(bBMP)与多孔中空钛种植体相复合形成人工复合种植体,植入狗下颌骨,并设同等规格的实心柱状钛种植体及不复合bBMP的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植入狗下颌骨为对照组。应用三色荧光标记LSCM观察复合种植体周围骨整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复合种植体在各时期成骨能力和成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合种植体可诱导早期、大量、较持久的成骨;LSCM对种植体周围成骨行为进行观察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手段。

    组织工程法修复面肌的动物实验研究
    黄桂林,李龙江,温玉明,王昌美,唐休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32-434. 
    摘要 ( 763 )   PDF (157KB) ( 4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的成肌细胞修复面肌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获取SD新生鼠成肌细胞,经酶消化、纯化、培养传代后与Ⅰ型胶原海绵混合培养形成组织工程块,植入切除面肌的同种成年SD大鼠面部,分别于术后8、16周,检查面神经上颊支的肌电生理情况,并对组织工程块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组织工程化的成肌细胞在体外培养生长分化良好。在动物体内存活并形成肌纤维,肌块内见血管、神经生长,肌电检测见动作电位。结论 组织工程法可能为缺损面肌的仿真修复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路易斯寡糖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吴兰雁,陈谦明,黄韦,杨名仲,杨橙,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35-437. 
    摘要 ( 852 )   PDF (144KB) ( 6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选择素(E-selectin)及其配体路易斯寡糖[sialyl Lewis(a)]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癌颈清扫术后标本38例E-Selectin及 sialyl Lewis(a)的表达情况,并与颈淋巴结转移发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口腔癌原发灶组织中sialyl Lewis(a) 在颈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为79%(15/19),高于无转移组(21%,4/1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Se- lectin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腔鳞癌细胞sialyl Lewis(a)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可能有关,似可作为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标。

    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7在人牙胚发育中的表达和意义
    包柳郁,牛忠英,史俊南,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38-440. 
    摘要 ( 804 )   PDF (171KB) ( 4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Smad7在TGF-β调节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Smad7在人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人牙胚发育各个时期均表达Smad7,但各期分布模式有所不同。Smad7在不同发育时期牙胚中的分布与TGF-β及其特异的信号转导分子Smad2、3有相似之处。结论 Smad7 可能在TGF-β调节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一定的作用。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王洁,钟鸣,姜晓宏,王兆元,张波,侯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41-443. 
    摘要 ( 765 )   PDF (179KB) ( 2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AB)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bcl-2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方法对AB(分原发、复发和恶变组)中hTERTmRNA和bcl-2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结果  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在AB中为94·4%,正常口腔黏膜中为14·3%(P<0·001);bcl-2蛋白阳性率在AB中为 88·0%,正常口腔黏膜中为44·4%(P<0·001)。从表达趋势看伴随着AB的复发与恶变,hTERTmRNA与bcl-2表达均增强(P<0·05)。结论 端粒酶和bcl-2可作为评价AB预后的有效指标。端粒酶的活化和bcl-2表达的增强在 AB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局部注射IL-2联合化疗对口腔鳞癌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
    唐恩溢,胡勤刚,周炳荣,杨旭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44-446. 
    摘要 ( 965 )   PDF (169KB) ( 4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IL-2局部注射联合化疗对口腔鳞癌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34例T3、T4期口腔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接受术前治疗,其中23例行免疫化疗(IL-2局部注射合并PVP化疗),11例行单纯化疗。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和B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 免疫化疗组治疗前后CD4+,CD8+, CD20+相对值分别为36·96,35·65,28·65和56·61,38·52,38·70。治疗后CD4+,CD20+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0·01)。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CD4+,CD8+,CD20+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L-2局部注射联合化疗对增强口腔鳞癌患者局部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靶向治疗的应用研究
    杨凯,温玉明,王昌美,郑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47-450. 
    摘要 ( 948 )   PDF (140KB) ( 6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平均粒径85 nm的抗癌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CuBE-PLA-NP)口腔癌周黏膜下注射对颈淋巴结转移灶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26例口腔鳞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 CuBE-PLA-NP于术前2、12、24、48、72、96、120、144、168、192 h和对照组于术前2、12、24 h用葫芦素BE (CuBE)行癌周黏膜下注射。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颈淋巴结内和血中药物浓度,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颈淋巴结转移灶内癌细胞的坏死情况。结果 (1)实验组各时间点颈淋巴结中药物浓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实验组各时间点血中药物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实验组颈淋巴结内可见明显的癌细胞坏死、变性,而对照组颈淋巴结内无癌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平均粒径为85 nm的CuBE-PLA-NP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达到了提高颈淋巴结转移灶内药物浓度和延长药物持续时间,提高了疗效,同时降低了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

    腭裂语音元音共振峰特点的分析
    杨学财,李宁毅,卜令学,蔡圳,童庆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51-453. 
    摘要 ( 650 )   PDF (81KB) ( 8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矫治后元音发音的改变,明确语音矫治对腭裂患者语音改善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10例健康儿童、未进行语音训练的33例腭裂术后患者及16例语音矫治后患者的4个单元音[a]、[e]、[i]、[u]发音进行语音分析。结果 ①元音[a]前3个共振峰频率(F1,F2,F3)平均值,3组间无显著件差异(P>0.05)。②元音[e]的F1,F2,F3平均值,语音矫治前组与对照组,矫治前组与矫治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矫治后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元音[i]的F1,F2,F3平均值,矫治前组与矫治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矫治后组与对照组比较F2、F3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元音[u] 的F1,F2,F3平均值,矫治前组与矫治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腭裂修复术可使患者达到解剖结构上的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未达到完善的腭咽闭合,因而需要语音矫治与训练;语音矫治后患者语音有明显改善;通过语音频谱的分析,可为语音矫治提供依据。

    VitaMarkⅡ牙体修复材料遮色能力的研究
    章非敏,赵云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54-456. 
    摘要 ( 656 )   PDF (137KB) ( 5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切削陶瓷Vita MarkⅡ的遮色能力,及此能力与厚度和色系间的关系。方法 Vita MarkⅡA3C/18和A2C/18两个色系的0·5 mm,1·0 mm和1·5 mm厚度的试件样本各5 个,覆盖在模拟变色牙的底质上,测量其颜色变化。结果 不同厚度和色系的Vita MankⅡ的遮色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0·5 mm,1·0 mm和1·5 mm Vita MarkⅡA3C/18和A2C/18遮色后,△E分别为15·181, 17·691, 19·667和15·653, 16·880, 18·002。结论 Vita MarkⅡ具有良好的遮色能力,且随厚度增加而增加;在作为瓷贴面时,A2C/18遮色能力略好于A3C/18;而作为嵌体等修复时,A3C/18遮色能力更强。

    重度磨耗患者髁位重建中正中关系的可重复性评价
    康宏,巢永烈,易新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57-459. 
    摘要 ( 657 )   PDF (83KB) ( 4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6例口颌系统功能基本正常而需要建的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正中关系(CR)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价。方法 铰链轴法确定髁突运动轴点,关系采用三维电子式髁突运动描记仪Pantronic记录并转移至 Denar D5A型全调节式咬合架上,用双手扶持法对6例需要建的重度磨耗患者CR在不同体位下髁位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仰卧位时,在前后方向,CR的位移量平均为0·14 mm;在上下方向,CR的平均变化量为 0·11 mm。患者直立位时,在前后方向,CR的位移变化量为0·35 mm;在上下方向,CR的位移量在0·20 mm。CR在上下方向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要高于前后方向。结论 在口颌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CR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在咬合治疗和功能重建中,是比较理想的参考治疗位。

    脱矿牙本质基质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蒋月桂,孙沫逸,吴鸫,孙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60-462. 
    摘要 ( 871 )   PDF (145KB) ( 6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同种脱矿牙本质基质(DDM)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人牙本质去脂、脱矿粉碎、冻干等处理制备成DDM,作为根尖诱导剂应用于临床,并以氢氧化钙糊剂作为对照,共治疗患牙57颗。分别于术后1年、2年拍X线片及临床检查。结果 根尖诱导成形术后1年,患牙X线片有不同程度的根尖屏障形成,或虽无明显的X线改变但根管内探测有明显阻力,此时更换永久性根管充填材料。术后2年的临床观察发现, DDM组的治愈率为92·86%,略高于氢氧化钙组的91·30%,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脱矿牙本质基质可作为一种新的根尖诱导剂应用于临床。

    专栏论著
    颌间Ⅲ类矫形力对青春期恒河猴颞下颌关节改建作用的影像学研究
    李煌,徐芸,李松,尹康,吴拓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63-466. 
    摘要 ( 758 )   PDF (173KB) ( 4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颌间Ⅲ类矫形力对颞下颌关节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选用青春生长发育期雌性恒河猴6 只,分为3月、6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戴用Ⅲ类双阻板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实验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和CT断层扫描片,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系统进行X线测量分析;电子游标卡尺、图像分析系统对颞下颌关节间隙进行测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头影测量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位发生改变,上颌骨呈生长加快趋势,下颌骨呈生长减慢趋势,下颌骨长度未见变短。②CT片测量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关节后间隙减小,前间隙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颌间Ⅲ类矫形力作用下,实验组位发生改变,上颌生长加快下颌生长减慢;颞下颌关节间隙发生改变,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

    重组质粒pcDNA3/sIL-1R(I)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徐艳,李鹏,张蕴惠,章锦才,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67-470. 
    摘要 ( 763 )   PDF (170KB) ( 5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重组质粒pcDNA3/sIL-1R(I)在哺乳动物细胞系COS-1和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已构建的pcDNA3/sIL-1R(I)质粒DNA导入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系COS-1和CHO 细胞中。加入G418对转染的细胞加压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重组质粒在COS- 1和CHO细胞表达产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COS-1和CHO细胞,对照组加压后第 10~20天细胞全部死亡。转染组第15~23天汇片达80%左右。转染组细胞培养液和冻融液中sIL-1R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sIL-1R胞外成熟肽编码区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sIL-1R (I)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具有表达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在大鼠皮肤移植中的作用
    王军琳,金岩,刘晓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71-473. 
    摘要 ( 711 )   PDF (156KB) ( 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同种异体大鼠皮肤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取SD大鼠皮肤和实验室培养的组织工程SD大鼠皮肤移植于成年Wistar大鼠,移植成功后取不同时间点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NF-α和IL-2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TNF-α和IL-2有显著表达;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局部组织中TNF-α和IL-2 水平显著低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结论 TNF-α和IL-2水平的改变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组织工程皮肤只具有很弱的免疫原性,不引起显著的排斥反应。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珊瑚/聚乳酸复合修复骨质缺损的实验研究
    陈新梅,毛天球,戴毅敏,韩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74-476. 
    摘要 ( 743 )   PDF (180KB) ( 3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生物珊瑚、聚乳酸和rhBMP-2合成人工骨(复合骨)修复兔颅骨缺损后复合骨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只,建立兔颅骨缺损标准模型。植入复合骨,用珊瑚/聚乳酸作为对照。术后4、8、12周每组各处死4只动物,取出植入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机械强度测定。结果 复合骨在植入缺损后,不仅在植入体周边部有骨组织长入,而且在整个植入体内均有新骨形成,即出现多中心成骨。复合骨在同一时间点的成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随时间推移,成骨量递增。在植入前,两材料间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差异;在植入后,两植入体的抗压强度则差异显著,复合骨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结论 生物珊瑚、聚乳酸和rhBMP-2合成人工骨在体内以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制完成骨修复,且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的靶向性评价
    杨凯,温玉明,王昌美,郑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77-480. 
    摘要 ( 857 )   PDF (141KB) ( 5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平均粒径为85 nm的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CuBE-PLA-NP)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的靶向性及靶向程度。方法 用高颈淋巴结转移癌株U14建立昆明小鼠颊癌颈淋巴结转移模型,用CuBE-PLA-NP 和葫芦素BE(CuBE)分别行癌周黏膜下注射,注射后在15个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心、肝、脾、肺、肾和颈淋巴结在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用靶向指数、选择性指数、靶向效率、相对靶向效率和药物峰浓度比来全面评价CuBE-PLA-NP的颈淋巴结靶向性。结果 ①CuBE-PLA-NP组各时间点颈淋巴结内药物浓度远高于 CuBE组,且药物持续作用时间明显长于CuBE组;②CuBE-PLA-NP组药物对颈淋巴结转移灶的5个靶向指标值均显著高于CuBE组;③CuBE-PLA-NP组各时间点血、心、肝、脾、肺、肾中药物浓度显著低于CuBE组。结论 平均粒径为85 nm的CuBE-PLA-NP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具有良好的靶向性,既提高颈淋巴结转移灶内药物浓度和延长药物持续作用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血、心、肝、脾、肺、肾中药物浓度。

    短篇报道
    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分析
    杨文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81-481. 
    摘要 ( 623 )   PDF (123KB) ( 4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原代培养方法建立炎症性牙龈和牙周膜组织细胞有限细胞系
    王勤涛,董广英,张玉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82-483. 
    摘要 ( 540 )   PDF (128KB) ( 4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陈旧性颅颌面骨折的临床特征及处理
    吕春堂,周中华,徐晓刚,张蕾,田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84-484. 
    摘要 ( 616 )   PDF (120KB) ( 4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定矫治中托槽脱落的原因分析
    李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85-486. 
    摘要 ( 642 )   PDF (125KB) ( 6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樟脑酚液引起过敏反应一例
    张金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6):  486-486. 
    摘要 ( 788 )   PDF (70KB) ( 6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