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2-01
  • 龋病临床治疗难度因素及处理
    周学东, 凌均棨, 梁景平, 李继遥, 程磊, 余擎, 牛玉梅, 郭斌, 陈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1-7.  doi:10.7518/hxkq.2017.01.001
    摘要 ( 1694 )   HTML ( 70 )   PDF (1011KB) ( 24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率低,再治疗率高等特点。目前,充填修复术仍然是龋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美学牙科理念的提出,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保存牙体组织,实现龋病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已成为口腔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临床上还存在大量的陈旧修复体,这些修复体的再处理也亟待规范。本文就全身因素、口腔因素、个体龋病易患性、治疗技术和材料、陈旧修复体处理,以及技术敏感性等影响龋病临床治疗的难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策略。

    唇腭裂序列治疗与关键技术的应用
    石冰, 傅豫川, 尹宁北, 黄洪章, 刘建华, 陈仁吉, 朱洪平, 刘强, 黄永清, 任战平, 鲁勇, 肖文林, 宋庆高, 李万山, 李盛, 王洪涛, 张浚睿, 蒋莉萍, 马利, 王玲, 何等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8-17.  doi:10.7518/hxkq.2017.01.002
    摘要 ( 1499 )   HTML ( 44 )   PDF (1012KB) ( 15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唇腭裂多学科序列治疗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的唇腭裂治疗水平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21家医疗单位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唇腭裂的外科前治疗,唇、腭裂的外科修复,正畸治疗,牙槽突裂的植骨修复,唇裂鼻畸形的整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二期整复,腭裂术后穿孔的处置,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与治疗,语音治疗,腭裂分泌性中耳炎的处置,颌骨畸形的外科矫治,心理评估和咨询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等治疗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达成一致意见。其中对唇裂、腭裂、牙槽突裂和腭咽闭合不全的外科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对语音治疗、正畸治疗和颌骨畸形牵张成骨等主要方法的应用也形成了共识。笔者希望通过这一努力,能够引导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唇腭裂序列治疗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工作,最终形成中国唇腭裂治疗指南。

    当代牙种植体设计进步与临床意义
    林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18-28.  doi:10.7518/hxkq.2017.01.003
    摘要 ( 3520 )   HTML ( 100 )   PDF (3702KB) ( 37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种植体本身的研发设计进展深刻的影响了临床技术的进步,也深刻的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甚至给临床治疗理念或流程带来里程碑式的变革。当代牙种植体的设计与临床进步主要表现为:1)种植体根方设计影响了即刻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即刻种植时植入超出牙槽窝上方约3~5 mm的种植体部分的外形结构决定了该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其外形结构主要体现在种植体根方轮廓设计、螺纹设计及自攻性方面。2)种植体的外形结构设计影响了即刻修复的可能性,即刻修复的基础在尚无骨结合时种植体通过其机械设计可以获得大于35 Ncm的初期稳定性。 微锥度种植体外形,密集型深螺纹,含有良好的自攻刃设计均有利于机械锚定,即初期稳定性,这是即刻修复的物理学基础与机械可能性。3)种植体颈部设计影响美学效果,为了避免拔牙窝唇颊侧骨板吸收显露种植体颈部的金属暗影,均应避免使用颈部膨大设计的种植体,而应采用小直径种植体以利于美学修复美学区域进行种植修复,最好具有平台转移的设计,以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4)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设计是骨内种植体设计的关键环节,功能上除了连接种植体与修复体,抗旋转外还需要抵抗或传导各个方向的咀嚼力,连接方式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长期稳定性,锥度连接和管套管连接方式都是有良好记录的种植体连接方式。5)平台转移设计影响到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稳定性,国际上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及笔者所在科室应用均认为,具有平台转移设计的种植体有利于保存种植体颈部骨组织,无论是在单牙修复还是在多牙或无牙颌种植修复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稳定性。6)数字化技术为种植临床技术提供了更为精确,更为高效的高科技方式。应用数字化印模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软件及专用设备进行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将成为未来种植修复的发展趋势。种植体及其配件的持续研发为临床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可能性,新一代椅旁数字化系统口内扫描前无需喷粉,免除了即刻种植后伤口由喷粉致感染的潜在风险,解决了即刻种植术后即刻扫描的技术难题。7)种植体基台的特殊设计以满足临床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推进了临床流程的显著变革。All-on-four即刻修复技术和Weldone口内焊接即刻修复技术的问世都是新型特殊修复基台研发突破进而推动了临床新技术的创新。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潘剑, 王杞章, 刘济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29-36.  doi:10.7518/hxkq.2017.01.004
    摘要 ( 1772 )   HTML ( 58 )   PDF (989KB) ( 20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膦酸盐类(BPs)药物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吸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近年来,有关双膦酸盐相关性骨坏死(BRONJ)的报道日渐增多,该病临床上以骨面裸露、死骨形成、疼痛、口臭等为特征。由于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临床上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BRONJ的预防十分重要。本文就BRONJ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蛋白酶谱分析
    李倩, 周学东, 樊亚平, 杨腾宇, 吴松涛, 余宇, 陈娇, 张平, 冯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37-42.  doi:10.7518/hxkq.2017.01.005
    摘要 ( 1315 )   HTML ( 28 )   PDF (1844KB) ( 11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唾液蛋白谱差异,以期为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刺激性唾液,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和正常人的唾液蛋白酶谱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唾液蛋白酶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12,脑啡肽酶/CD10,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的表达高于牙周健康者(P<0.01);ADAM9,含凝血酶敏感素基序的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TS)1、13,组织蛋白酶B、E、L、V、X/Z/P,激肽释放酶6、7、11、13,MMP-9,蛋白酶3、早老素1和前蛋白转化酶9的表达低于牙周健康者(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唾液蛋白酶谱与牙周健康者具有显著差异,唾液蛋白酶谱分析将有望成为慢性牙周炎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的实验检查手段。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微观结构和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李斯文, 李施施, 王艳红, 马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43-50.  doi:10.7518/hxkq.2017.01.006
    摘要 ( 1363 )   HTML ( 12 )   PDF (3361KB) ( 111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机械-化学性表面处理对氧化锆陶瓷表面微观形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锆陶瓷与人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方法 选择氧化锆陶瓷(IPS e.max ZirCAD),切割并烧结形成长6 mm、宽6 mm、高5 mm瓷块126块,随机分为7组,每组18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不处理,对照组;B组:50 μm氧化铝喷砂;C组:50 μm氧化铝喷砂+30 μm二氧化硅蚀刻;D组:50 μm氧化铝喷砂+30%硅溶胶涂层;E组:110 μm氧化铝喷砂;F组:110 μm氧化铝喷砂+30 μm二氧化硅蚀刻;G组:110 μm氧化铝喷砂+30%硅溶胶涂层。每组随机抽取2个试件,分别用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Ra),X射线衍射(XRD)观察表面晶相结构,能谱分析仪(EDX)分析表面化学元素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微观形貌。收集7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制备成牙本质平面。使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将氧化锆试件与牙本质平面粘接,万能试验机进行剪切粘接强度(SBS)测试。采用SPSS 17.0软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表面处理后的氧化锆陶瓷Ra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表面处理后都发生了四方相(t)到单斜相(m)的晶相转换,且热处理后的m相体积分数最多。表面改性后化学元素组成发生变化,EDX结果显示硅涂层后,硅元素含量显著升高,Zr、Y、Hf减少。SEM图像显示,氧化铝喷砂后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出现一些微小断裂、晶界消失;硅溶胶薄膜烧结后体积明显收缩,可见裂纹与剥离。不同表面处理组的粘接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F和G组SBS值最大,其次为C和D组,显著大于B和E组(P<0.05),对照组的SBS值最小(P<0.05)。结论 氧化铝喷砂、硅粉蚀刻、硅溶胶涂层法可显著改变氧化锆陶瓷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组成,有利于氧化锆陶瓷与牙体组织粘接时形成微机械嵌合与化学结合作用。氧化铝喷砂后硅涂层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表面改性方法,可显著提高氧化锆陶瓷与牙体组织的粘接强度。

    基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取向支架的制备及评价
    李坤, 赵艳红, 徐晨, 王连永, 杨强, 李洪发, 滕彬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51-56.  doi:10.7518/hxkq.2017.01.007
    摘要 ( 711 )   HTML ( 7 )   PDF (3644KB) ( 46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取向多孔支架,评价其理化特性及对脂肪干细胞(ADSCs)的相容性。方法 切取新鲜猪关节软骨片,匀浆后离心筛选出直径50~500 nm左右的软骨纤维,经Triton X-100脱细胞后制备成浓度6%的CECM浆料,通过定向结晶和冷冻干燥后交联即得CECM取向支架。对CECM取向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 CECM取向支架横断面为均匀的多孔网状结构,孔壁上密布软骨纤维,纵断面为垂直管状结构;支架呈苏木精-伊红红染,甲苯胺蓝、番红O、天狼星红染色均呈阳性;支架孔隙率、吸水率和纵向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95.455%±0.910%、95.889%±1.071%和(40.208±5.097)kPa;ADSCs在支架上黏附和增殖,并均匀长入支架孔隙内。结论 CECM取向支架的成分与天然软骨相似,生物相容性良好,孔隙结构、孔径大小适于种子细胞黏附、增殖和长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沉默生物钟基因PER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生物钟基因网络的影响
    赵钦, 敖奕然, 杨凯, 苏小丽, 吕晓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57-62.  doi:10.7518/hxkq.2017.01.008
    摘要 ( 934 )   HTML ( 7 )   PDF (2188KB) ( 83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生物钟基因PER1对生物钟基因网络中其他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口腔鳞状细胞癌SCC15细胞中PER1基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PER3、DEC1、DEC2、CRY1、CRY2、TIM、CKIE、RORA、NPAS2、REV-ERB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ER1基因沉默后,SCC15细胞增殖指数上升,凋亡指数下降(P<0.05);PER1、PER2、DEC1、DEC2、CRY1、CRY2和NPAS2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ER3、TIM、RORA和REV-ERBA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CLOCK、BMAL1和CKIE 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改变(P>0.05)。结论 生物钟基因PER1能够调控生物钟基因网络中众多其他生物钟基因PER2、DEC1、DEC2、CRY1、CRY2、NPAS2、PER3、TIM、RORA和REV-ERBA的表达,PER1在生物钟基因网络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人釉原蛋白亮氨酸富集片段的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其引导矿化性能研究
    田鲲, 冯小云, 杜芹, 廖楚航, 任小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63-67.  doi:10.7518/hxkq.2017.01.009
    摘要 ( 696 )   HTML ( 8 )   PDF (3040KB) ( 61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重组的人釉原蛋白富亮氨酸片段(LRAP),分析其细微结构和聚集状态,结合矿化实验评估LRAP体外引导羟磷灰石生长的定向成核能力。方法 人工合成LRAP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Cold-SUMO行质粒构建,于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plys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LRAP在pH值从3.5到8.0的环境中聚合自组装的过程,并在人工唾液中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羟磷灰石晶体的生长规律。结果 通过原核表达成功得到纯度90%以上的LRAP蛋白提取物,当pH值为8.0时,LRAP能聚集成多聚体和纳米小球等功能结构,在人工唾液中能诱导羟磷灰石晶体生长成熟。结论 作为简化的釉原蛋白功能域,LRAP兼备了自组装为纳米小球和c轴诱导晶体矿化的特性,可作为运用釉基质蛋白多聚物行无细胞修复牙体硬组织缺损的备选材料之一。

    微振动对成骨细胞成骨效应的瞬时影响
    朱卓立, 张玲, 马瑞阳, 甘雪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68-72.  doi:10.7518/hxkq.2017.01.010
    摘要 ( 698 )   HTML ( 26 )   PDF (1739KB) ( 58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不考虑间歇期的介入所带来的延时效应下,研究高频率低振幅微振动(LMHFV)刺激对成骨细胞成骨效应的瞬时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实验组在施加高频率(40 Hz)、低振幅(0.49 g)微振动30 min后,立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早期成骨分化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并检测活性氧(ROS)浓度变化及线粒体形态变化,后加入抗氧化剂后继续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LMHFV刺激后Runx2、Col-Ⅰ、ALP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线粒体ROS浓度升高(P<0.01),线粒体长度缩短(P<0.01);抗氧化剂的使用则使上述变化得到显著缓解(P<0.01)。结论 排除间歇期的干扰后,LMHFV(40 Hz,0.49 g)可降低成骨细胞内早期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促进线粒体ROS的产生与积累并导致线粒体的过度分裂。

    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治疗眶颧骨折并发症研究
    王雅楠, 黄艳丽, 迪力努尔·迪力夏提, 刘伟龙, 李蕙, 王怡, 刘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73-76.  doi:10.7518/hxkq.2017.01.011
    摘要 ( 955 )   HTML ( 11 )   PDF (1862KB) ( 46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治疗眶颧骨折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方法对206例眶颧骨折病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6例患者的骨折断端均复位良好,面形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生面神经损伤;1例发生颞区凹陷;11例术后切口区域疼痛或感觉异常,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正常;1例术后发生感染,1例发生皮下血肿,经治疗后痊愈;5例切口瘢痕较宽,3例切口附近区域内出现少量脱发,但均未影响面容。结论 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可有效避免损伤面神经,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同修复方法对深型楔状缺损牙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赵凌, 杨丽媛, 刘翠玲, 高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77-81.  doi:10.7518/hxkq.2017.01.012
    摘要 ( 1333 )   HTML ( 36 )   PDF (2036KB) ( 9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修复方法对深型楔状缺损下颌第一前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CT扫描下颌第一前磨牙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型楔状缺损,建立根管治疗后楔状缺损处未做任何处理的模型作为对照组,同时按照根管治疗后修复方法的不同建立4个实验组模型:树脂充填(A)组、树脂充填后桩修复(B)组、树脂充填后冠修复(C)组、树脂充填后桩冠修复(D)组;根据桩的材料将B、D组分为4个亚组:纤维桩(B1、D1)组、金钯桩(B2、D2)组、纯钛桩(B3、D3)组和钴铬桩(B4、D4)组。分别以100 N、30°斜向力加载于模型的颊尖顶偏颊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模型中各处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结果 1)对照组模型剩余牙体组织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峰值与缺损尖端处牙本质的相同。2)A、B、C、D组模型的剩余牙体组织、缺损尖端处牙本质的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峰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全冠修复的C组的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峰值与D组近似;根管内放置桩的B、D两组中,纤维桩修复的桩—牙本质界面处牙本质应力峰值明显小于铸造桩组(P<0.05)。3)A组模型颊尖位移值与对照组相似(P>0.05),但大于B、C、D组(P<0.05)。结论 深型楔状缺损患牙根管治疗后应行全冠修复;在根管内放置桩并不是必须的,若放置桩,应选择与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的纤维桩。

    四川地区成年人群中分叉下颌管的锥形束CT研究
    叶立, 陈娅飞, 裴君, 刘媛媛, 齐舒群, 潘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82-88.  doi:10.7518/hxkq.2017.01.013
    摘要 ( 1005 )   HTML ( 8 )   PDF (1933KB) ( 62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统计分析四川地区成年人群中分叉下颌管发生概率,并总结下颌管各分叉类型及发生率与走行方式和各自形态特征。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500例患者(共计1 000侧下颌骨)的锥形束CT(CBCT)影像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并记录数据,对下颌神经管分支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归纳和分类。结果 500例患者中分叉下颌管的发生率为13.8%(69/500),共发生于92侧(9.2%)的下颌骨中。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磨牙后管,其次为向牙根及颊舌向分支,最少见的类型为向前走行的分支。分支的平均直径和长度分别为0.90、9.39 mm。结论 本研究使用CBCT作为研究手段,得出的分叉下颌管在四川地区成年人群中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以前报道的使用全景片作为研究手段的研究;并且CBCT对下颌管及其分支的三维走行及形态特征的表现能力优于全景片。

    不同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罗新宇,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89-92.  doi:10.7518/hxkq.2017.01.014
    摘要 ( 880 )   HTML ( 6 )   PDF (975KB) ( 66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方法 二氧化锆陶瓷盘经研磨后通过2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X U100)与不同核材料包括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充填型复合树脂、钴铬合金以及牙本质进行粘接,组成个8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分成2个亚组,分别接受0、10 000次冷热循环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 核材料、树脂水门汀材料及老化条件均会对粘接强度产生明显影响(P<0.001)。冷热循环后,只有Clearfil SA Luting与钴铬合金的粘接强度没有明显降低(P>0.05),并高于其余各核材料组(P<0.05);Clearfil SA Luting与钴铬合金、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及充填型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均明显高于RelyX U100相对应的粘接强度(P<0.05),而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X U100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核材料和树脂水门汀材料能够对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产生明显影响。

    计算机辅助设计种植导板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
    李晋蒙, 欧国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93-98.  doi:10.7518/hxkq.2017.01.015
    摘要 ( 1503 )   HTML ( 34 )   PDF (959KB) ( 16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已经成为口腔种植领域乃至整个口腔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导板,即牙种植导向模板技术,逐渐走入市场。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凭借直观的术前设计和简易的手术方式,可实现不翻瓣种植及术后即刻修复等,但也存在精准度不确定并由此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本文旨在介绍数字化导板的分类,分析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的优缺点,评价数字化导板的精确性和影响数字化导板精确性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提供参考。

    整合素α2β1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康颖竹, 郭淑娟, 刘程程,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99-103.  doi:10.7518/hxkq.2017.01.016
    摘要 ( 693 )   HTML ( 16 )   PDF (1044KB) ( 6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性牙龈增生(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牙龈细胞增多与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大量沉积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α2β1与胶原吞噬作用密切相关,在DIGO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α2β1与DIGO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纳米载药系统防治龋病和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江娅玲, 冯明业, 程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104-107.  doi:10.7518/hxkq.2017.01.017
    摘要 ( 930 )   HTML ( 21 )   PDF (949KB) ( 8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龋病和牙周病是严重危害口腔健康的常见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是其始动因子。由于口腔独特的生理、解剖等特点,化学药物作为牙菌斑控制方法之一在口腔应用中面临巨大挑战。纳米载药系统是运用纳米技术而产生的一系列粒径在纳米级的新型微小载药系统,具有靶向性、缓释性、生物降解等显著优点,在龋病和牙周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多优势。本文就近年来纳米载药系统防治龋病和牙周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干燥综合征患者牙种植1例
    罗翠芬, 彭国光, 冯远华, 黄杏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5(1):  108-111.  doi:10.7518/hxkq.2017.01.018
    摘要 ( 1539 )   HTML ( 21 )   PDF (1449KB) ( 76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行种植牙治疗并随访1年多的病例,患者确诊干燥综合征5年并长期规范服用糖皮质激素,在15、16、44、46区植入ITI亲水种植体共4枚,术后口服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加服“生骨片”以促进种植体骨整合,患者自备糖皮质激素控制干燥综合征。之后患者于其他牙位又植入6枚种植体。随访1年多,患者修复体稳固,牙龈无红肿,锥形束CT重建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