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01
上一期   
  • 特约述评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良伟, 韩建民, 郭传瑸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15-425.  doi:10.7518/hxkq.2024.2024140
    摘要 ( 839 )   HTML ( 47 )   PDF (1016KB) ( 388 )   PDF(mobile) (1437KB) ( 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GBR)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促成骨性能,是治疗颌面部骨缺损的理想植入物。本文对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镁基金属的研究历史及应用领域,随后从镁基金属GBR膜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促成骨性能及其机制方面介绍了镁基金属制备GBR膜的应用优势,最后对当前镁基金属GBR膜的局限性及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和展望进行介绍。镁基金属GBR膜在基础和转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治疗口腔颌面部的骨缺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拔牙后的感染与防治
    曹钰彬, 叶立, 潘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26-434.  doi:10.7518/hxkq.2024.2023427
    摘要 ( 973 )   HTML ( 106 )   PDF (1642KB) ( 14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后感染是牙拔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拔牙术后感染可表现为局部感染,也可扩散为全身感染。临床上口腔外科医生可通过督促患者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选择适当的拔牙手术方式来预防拔牙术后感染。对于感染的治疗策略,口腔外科医生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来制定。对于干槽症、迟发性感染、间隙感染、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等局部组织感染,可通过局部清创处理、治疗性运用抗生素、必要时切开引流等方法来控制感染;对于怀疑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应广泛清创,以减少组织坏死面积;对于接受过放疗或者抗骨吸收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拔牙应遵循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建议,以减少颌骨坏死等风险;对于全身基础情况较差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鉴别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颅内感染,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中笔者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总结了拔牙后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以期为口腔外科同行提供参考。

    基础研究
    Wnt1-CrePax2-Cre标记的小鼠第一鳃弓颅颌面部神经嵴细胞异质性研究
    徐珏, 刘双, 符宏高, 邵美瑛, 陈美玲, 黄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35-443.  doi:10.7518/hxkq.2024.2023374
    摘要 ( 198 )   HTML ( 12 )   PDF (4685KB) ( 22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Wnt1-Cre和Pax2-Cre小鼠特异性标记颅颌面神经嵴细胞(CNCs)迁移到第一鳃弓时的分化异质性及机制。 方法 分别收取胚胎期(E)8.0~E9.25 Wnt1-Cre;R26RmTmG及Pax2-Cre;R26RmTmG小鼠胚胎进行整体荧光观察,利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对E15.5的Pax2-Cre;R26RAi9和Wnt1-Cre;R26RAi9小鼠所标记的CNCs在颅面部主要组织器官中的谱系分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E10.5的Wnt1-Cre;R26RmTmG和Pax2-Cre;R26RmTmG小鼠的第一鳃弓组织中CNCs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验证。 结果 Pax2-Cre和Wnt1-Cre小鼠特异性标记的CNCs均在E8.0自神经板开始迁移,但Pax2-Cre小鼠仅标记迁移到第一鳃弓的CNCs,而Wnt1-Cre同时标记了迁移到第一和第二鳃弓的CNCs;在分化谱系示踪方面,二者皆标记了CNCs分化形成的颅颌面部组织器官的间充质,但Wnt1-Cre在上腭和舌中标记CNCs更多;在第一鳃弓间充质中,Pax2-Cre所标记的CNCs特异性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成骨,而Wnt1-Cre所标记的CNCs特异性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肢体发育、细胞迁移和成骨,q-PCR结果也证实了两者高表达差异基因参与了以上功能。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Pax2-Cre小鼠可特异性用于第一鳃弓CNCs及其衍生组织成骨方面的研究。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芯片挖掘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芒果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宋子毅, 杨超, 张云龙, 张柱江, 任天娇, 张欣悦, 李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44-451.  doi:10.7518/hxkq.2024.2024050
    摘要 ( 243 )   HTML ( 15 )   PDF (4433KB) ( 23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芯片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芒果苷(MF)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的核心作用靶标及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基于GEO芯片挖掘OSF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数据库预测MF潜在作用靶标和收集OSF疾病靶标,使用EVenn平台绘制维恩图,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互作(PPI)网络,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 3.10.1软件绘制药物—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图,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及可视化。 结果 从多种数据库挖掘得到MF潜在靶标356个,OSF疾病靶标360个,选取PPI网络中排名前15个关键靶蛋白,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F治疗OSF主要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MF与丝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核心靶点有较佳结合活性。 结论 MF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对OSF发挥治疗作用。

    钛表面不同改性处理后修饰胶原对体外成骨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董丹妮, 黄艳玲, 赖颖真, 尹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52-461.  doi:10.7518/hxkq.2024.2023451
    摘要 ( 403 )   HTML ( 7 )   PDF (4743KB) ( 16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纯钛表面分别进行碱蚀、碱蚀后硅烷化、碱蚀后多巴胺修饰等不同方式改性后在其表面制备生物胶原蛋白涂层,评价钛表面不同改性处理后胶原修饰的方案对细胞增殖黏附与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胶原蛋白通过交联剂作用附着于纯钛(Ti-C)、碱蚀钛片(Ti-Na-C)、碱蚀后硅烷化修饰钛片(Ti-A-C)及碱蚀后多巴胺修饰钛片表面(Ti-D-C),以纯钛为对照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表面微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材料表面元素组成,表面接触角测量仪评估材料表面亲水性。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通过CCK-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及定量检测评价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的增殖黏附与成骨分化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Ⅰ型胶原蛋白(COL-1)、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SEM与XPS结果表明胶原已成功修饰于钛片表面,Ti-Na-C组有较厚的胶原纤维层覆盖。表面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除了Ti-Na-C组与Ti-Na组的接触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胶原修饰后的材料表面具有更好的亲水性。CCK-8结果显示各组材料均无明显细胞毒性,胶原修饰后的材料表面成骨细胞增殖高于相应的未经胶原修饰材料;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可见,胶原修饰后材料表面细胞铺展面积更大;ALP染色与茜素红染色结果均提示,Ti-Na-C组体外成骨效果最佳,茜素红定量结果显示Ti-Na-C组吸光度值最高;RT-qPCR检测结果显示Ti-Na-C组的OPN基因表达量最高。 结论 在碱蚀、碱蚀后硅烷化、碱蚀后多巴胺修饰等对钛表面进行不同改性处理后修饰胶原的方案中,钛表面经过碱蚀处理后直接修饰胶原的方法最有利于MC3T3-E1黏附铺展、增殖与成骨分化,可作为胶原修饰的方案。

    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选区熔化牙科钴铬合金孔隙、表面粗糙度和硬度的影响
    桑磊, 颜家振, 李宁, 辛成来, 王群, 刘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62-469.  doi:10.7518/hxkq.2024.2023400
    摘要 ( 577 )   HTML ( 1 )   PDF (5204KB) ( 9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应对义齿加工厂在制备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的牙科钴铬合金口腔修复体时因高孔隙率引发的质量问题,探究了不同成型工艺参数对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据此精确界定了能够有效降低缺陷的口腔修复体成型工艺参数范围。 方法 通过调整SLM过程中的打印参数,探讨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扫描间距对牙科钴铬合金成型件孔隙特性、表面粗糙度及硬度的影响。借助金相微观分析结合图像分析和熔池模拟技术,揭示孔隙的形成机制,并阐明了SLM牙科钴铬合金孔隙率与能量密度之间的关联。 结果 线能量密度高于0.18 J/mm时,熔池底部易出现气孔缺陷;激光能量密度低于0.13 J/mm时,熔池间隙内则因粉末未充分熔化而产生缺陷。尤其是当线能量密度超出0.30 J/mm或低于0.12 J/mm的阈值时,孔隙率显著升高至超过1%。此外,SLM牙科钴铬合金的自由面粗糙度与能量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宏观硬度与孔隙率之间呈反比关系。 结论 基于本研究采用的原材料及成型设备条件,成功确定了SLM成型件孔隙率低于1%的关键工艺参数。具体而言,这些关键参数涵盖了线能量密度,其取值范围为0.13~0.30 J/mm,同时,扫描间距应严格控制在90 μm以下。

    临床研究
    骨板翻盖术联合可吸收板固定治疗下颌骨大型囊肿的效果观察
    胡一帆, 孙清妍, 王晨燚, 翟孝庭, 姜华, 刘华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70-475.  doi:10.7518/hxkq.2024.2023438
    摘要 ( 446 )   HTML ( 16 )   PDF (3010KB) ( 1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骨板翻盖术联合可吸收板治疗口腔颌面部大型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唇(颊)侧皮质骨存在的大型下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口内入路行骨板翻盖术,术后3、6和9个月定期随访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检查,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对11例唇(颊)侧皮质骨存在的下颌骨大型囊肿进行了评估。术前测量唇(颊)侧皮质骨的平均厚度约为(1.98±0.37)mm,骨板最薄处厚度平均为(0.73±0.17)mm,骨板最薄处约0.51 mm。术中囊腔均显露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创口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3、6、9个月的囊肿缩小率分别约为20.01%、41.76%、73.41%。用CBCT和MIMICS软件测量颌骨的骨质密度,术后3、6、9个月囊肿区成骨密度约为313.78、555.85、657.45 HU。患者和观察者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颌面部外形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结论 骨板翻盖术是治疗唇(颊)侧皮质骨存在的口腔颌面部大型下颌骨囊肿的有效方法。

    瑞马唑仑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巴凯, 倪端, 杜若冰, 魏雪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76-480.  doi:10.7518/hxkq.2024.2023450
    摘要 ( 495 )   HTML ( 16 )   PDF (723KB) ( 26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镇静效果,以期为牙科焦虑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镇静治疗。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接受静脉镇静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平均分配到瑞马唑仑组或咪达唑仑组。患者在行神经阻滞麻醉前使用瑞马唑仑或咪达唑仑进行预先镇静,记录并分析镇静起效、术后苏醒及完全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医患满意度,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趋势。 结果 与咪达唑仑组相比,瑞马唑仑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术后苏醒及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缩短,术后MDAS评分显著降低,医患满意度显著提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瑞马唑仑起效和恢复更快,缓解牙科焦虑效果更好,医患满意度更高,在牙科焦虑患者镇静治疗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模型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黄建波, 梅子彧, 黄罡, 郭亚林,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81-485.  doi:10.7518/hxkq.2024.2024103
    摘要 ( 212 )   HTML ( 14 )   PDF (2011KB) ( 20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B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C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D组),每组40例。对最终完成的RPD在口内就位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指标包括卡环固位力、连接体和基托在口内的密合度、咬合准确度,各项指标评估分值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4组RPD各项指标的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用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完成的铸造钴铬合金和激光打印钛支架式RPD能够满足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修复要求。

    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
    刘梅, 石兴莲, 李哲臻, 姜健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86-493.  doi:10.7518/hxkq.2024.2023373
    摘要 ( 193 )   HTML ( 5 )   PDF (1443KB) ( 14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3年5月。纳入的所有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级,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2 717名患者。结果显示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主要包含年龄、肿瘤TNM分期、是否放化疗和性别等22个因素,可归纳成个人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三方面。其中年龄、性别、肿瘤TNM分期、病理分期、颈清方式、婚姻状况、是否复发、是否吸烟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分析上,有超过5篇以上的文献报道,其结果比较一致。 结论 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众多。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且样本量有限,相关因素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未来开展更多大样本的相关研究予以验证。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宇, 况黎霞, 毕小琴, 詹学莉, 张天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494-501.  doi:10.7518/hxkq.2024.2024039
    摘要 ( 213 )   HTML ( 9 )   PDF (1450KB) ( 15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恐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方法 选取拟行手术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外科手术恐惧问卷(SFQ)、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进行调查。 结果 研究共纳入203例患者。173例(85.22%)患者存在手术恐惧,SFQ得分的中位数为20,四分位数为(6,36)。恐惧水平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水平,性别、糖尿病、术前明显不适症状、PHQ-9、GAD-7得分为各恐惧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中度恐惧(OR=2.19,P=0.03)和重度恐惧(OR=2.72,P=0.01)较多,糖尿病患者重度恐惧(OR=3.33,P=0.02)较多,术前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患者无恐惧(OR=4.73,P=0.02)较多。203例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1.03%和24.63%,重度恐惧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为40.00%。手术恐惧分布与焦虑(r=0.491,P<0.001)、抑郁(r=0.514,P<0.001)呈中度正相关。 结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手术恐惧且恐惧程度分布于各水平段。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筛选和评估中、重度手术恐惧人群,根据恐惧来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手术恐惧和焦虑、抑郁情绪。

    牙周病学专栏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相关肾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李琼, 马浩楠, 商雅琦, 辛禧瑞, 刘歆婵, 武洲, 于维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502-511.  doi:10.7518/hxkq.2024.2023378
    摘要 ( 181 )   HTML ( 6 )   PDF (9920KB) ( 20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在结扎诱导的实验性牙周炎相关肾损伤中的变化,研究UCP2对牙周炎诱导肾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牙周炎组。使用0.2 mm正畸结扎丝结扎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牙颈部,建立牙周炎模型。8周后观察2组大鼠口内情况,检测牙周临床指标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收集大鼠上颌骨并扫描Micro CT,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记录组织矿物质密度(TMD)、骨矿物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骨分离度(Tb.Sp)等参数,测量上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冻存大鼠肾组织以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观察UCP2、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表达情况。使用大鼠牙龈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牙龈组织UCP2表达情况。使用大鼠固定的肾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MitoSOX Red、JC-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表现、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UCP2、Nrf2、PGC-1α蛋白表达情况。收集大鼠血清检测肾脏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肌酐(Cre)、白蛋白(Alb)的表达。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牙周炎组大鼠第一磨牙周围的牙龈组织发红肿胀,质地松软,临床检查探诊出血且PD增加,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TMD、BMD、BV/TV、Tb.Th指数降低,Tb.Sp指数及CEJ-ABC增加,牙龈UCP2蛋白表达升高。相较于对照组,牙周炎组大鼠肾组织内MDA、ROS水平上升,MMP、GSH和SOD水平下降,UCP2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Nrf2、PGC-1α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肾脏功能指标BUN、Cre、Al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UCP2可通过氧化应激在牙周炎诱导的肾损伤中发挥作用。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柚皮素对脂多糖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李俊玉, 徐晓梅, 刘兴玉, 曾婷, 张丽, 郑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512-520.  doi:10.7518/hxkq.2024.2023453
    摘要 ( 163 )   HTML ( 2 )   PDF (3064KB) ( 13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ar对LPS刺激下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筛选出Nar的最佳抗炎浓度。采用RNA-seq,以|log2FC|≥1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显著差异基因(DEGs)。采用火山图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的MCODE模块筛选核心基因。ELISA、q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 适宜浓度的Nar可减轻LPS刺激下hPDLSCs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其增殖,20 μmol/L Nar抗炎效果最佳。RNA-seq提示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Nar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产生抗炎作用,Nar与NF-κB抑制剂BAY 11-7802效果相似。 结论 Nar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Nar可能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一种潜在的药效成分。

    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之间潜在相关性的初探
    杨荣霞, 宗颖睿, 张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521-530.  doi:10.7518/hxkq.2024.2024010
    摘要 ( 195 )   HTML ( 7 )   PDF (3135KB) ( 27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CP)和帕金森病(PD)之间潜在的核心基因、相关通路和转录因子。 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CP(GSE16134、GSE23586和GSE10334)和PD(GSE20141和GSE49036)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功能聚类分析,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4种拓扑分析算法和模块划分筛选出核心基因,进行转录因子的预测及功能聚类分析。通过CP和PD的外部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验证,并通过双本孟德尔随机化(MR)进一步评估二者的因果关系。 结果 合并数据后,CP数据集共筛选出1 21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551个上调,660个下调,PD数据集共筛选出2 407个DEG,其中1 438个上调,969个下调;PPI网络包括145个节点和126条边,最终筛选出4个核心基因,分别为FCGR3B、PRF1、IL18和CD33;预测的转录因子包括HSF1、HSF2和HSF4;相关通路主要为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MR结果表明,CP与PD的发病风险可能呈正向因果关系。 结论 本研究探索了CP和PD的潜在共同发病机制及可能的因果关系,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预测的转录因子为可能的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临床病例
    铜丝结扎法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1
    吕丽华, 陈文瑨, 韦日霞, 黄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531-537.  doi:10.7518/hxkq.2024.2023418
    摘要 ( 206 )   HTML ( 22 )   PDF (3914KB) ( 2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相邻的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吸收、牙齿早失、咀嚼效率下降及其他严重的错𬌗畸形。及时发现和处理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对预防青少年错𬌗畸形、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针对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的病例报告比较少见,大多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及正畸的方式,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本文报道1例采用铜丝结扎法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使恒牙顺利萌出并建立正常咬合。术后观察5年,咬合稳定,牙根发育、牙髓活力及牙周状况正常。本文为近中倾斜度不大且已经部分萌出的阻生年轻下颌第二恒磨牙提供一种治疗周期短、简便及微创的临床思路。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
    徐宇琛,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538-542.  doi:10.7518/hxkq.2024.2023344
    摘要 ( 208 )   HTML ( 16 )   PDF (2823KB) ( 14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氧化锆全冠修复,并采用T-Scan Ⅲ系统进行咬合测试,为纤维桩折断后行二次修复提供参考。

    临床新技术
    基于目标修复体空间指导的多级备牙导板精准修复严重倾斜牙1
    杨雷宁, 陈梓杰, 赵君娜, 汪怡文, 张静, 韩晓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4):  543-550.  doi:10.7518/hxkq.2024.2023428
    摘要 ( 213 )   HTML ( 917 )   PDF (4600KB) ( 15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对倾斜、伸长及扭转等特殊情况的牙齿进行牙体预备时,进行牙齿形态的数字化设计并制作多级三维打印导板指导牙体预备是一种更加高效、准确的方案。本文报道了1例上下颌尖牙倾斜角度大、伸长明显且伴扭转采用冠修复改形的病例,以目标修复体空间分析技术为指导,先根据修复体的最终形态设计制作截冠导板指导截冠,再设计制作牙体预备导板指导备牙,上述多级导板的联合应用提高了特殊情况时牙体预备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