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10-01
  • 专家论坛
    对种植体周围炎的认识与预防
    宋应亮, 张思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479-483.  doi:10.7518/hxkq.2020.05.001
    摘要 ( 3564 )   HTML ( 518 )   PDF (956KB) ( 469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治疗常见并发症之一。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具有患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如何正确的认识种植体周围炎并预防其发生是每一位口腔种植医生都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治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机遇与挑战
    钟来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484-488.  doi:10.7518/hxkq.2020.05.002
    摘要 ( 2027 )   HTML ( 179 )   PDF (892KB) ( 210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疗效,一直是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点。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的目的就是提高疗效,而在规范化诊治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在OSCC现有诊治指南的基础上,针对OSCC临床分期的更新内容、外科治疗的肿瘤手术切缘、早期OSCC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局晚期OSCC术前诱导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探讨OSCC的规范化和个体化诊治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临床研究思路,旨在优化现有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完善治疗指南。

    晚期头颈恶性肿瘤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述评
    郭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489-494.  doi:10.7518/hxkq.2020.05.003
    摘要 ( 989 )   HTML ( 75 )   PDF (918KB) ( 8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PD-1单抗的出现使免疫治疗迅速成为各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选择。国外大量临床研究已充分证实其在晚期头颈癌的治疗中具有较传统治疗方案更加显著的疗效,同时具有低于细胞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PD-1单抗类药物进入我国临床应用,改变了传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复发/转移晚期头颈癌的一线治疗选择。目前,PD-1单抗类药物通过临床试验对其适应证进行不断拓展,同时也在对其生物标志物进行探索和验证。随着研究不断深入,PD-1单抗类药物的应用将趋于个体化、精准化,与传统疗法的联合应用有待临床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研究的印证。

    基础研究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抑制剂GSK126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刘佳楠, 马曌磊, 苏荣健, 黄克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495-501.  doi:10.7518/hxkq.2020.05.004
    摘要 ( 819 )   HTML ( 20 )   PDF (1561KB) ( 4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抑制剂GSK126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GSK126作用于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克隆形成、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荧光染色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JC-1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L-27细胞内相关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ax、Bcl-2、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 GSK126能抑制CAL-27细胞增殖并对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GSK126能下调细胞内p-ERK、Bcl-2的表达水平,同时可增加Bax、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P<0.05)。结论 GSK126可抑制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并且能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以及激活Bax/Bcl-2通路有关。
    热化疗诱导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表达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
    孙巧珍, 石凡, 罗丹, 徐婷, 王升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02-508.  doi:10.7518/hxkq.2020.05.005
    摘要 ( 808 )   HTML ( 17 )   PDF (1401KB) ( 45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热疗、化疗及热化疗联合能否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CCK-8实验确定平阳霉素(PYM)工作浓度,选择温度39、42及45 ℃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SCC-15和Tca8113细胞。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探究热疗、化疗及两者联合对3株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钙网蛋白(CRT)膜表达以及高迁徙率族蛋白B1(HMGB1)分泌的影响。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热疗及化疗均可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并促进CRT的膜表达及HMGB1的胞外分泌;两者联合应用,细胞凋亡、CRT膜表达及HMGB1分泌均较单纯化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化疗及热化疗联合均可在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同时,促使CRT在细胞膜表面表达,并促进HMGB1的分泌。热化疗联合应用在凋亡诱导以及诱导DAMPs表达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HOX反义基因间RNA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付汉斌, 罗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09-512.  doi:10.7518/hxkq.2020.05.006
    摘要 ( 618 )   HTML ( 26 )   PDF (1049KB) ( 2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HOX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治疗的SACC患者86例,同期留取4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OTAIR水平,术后随访至2019年3月31日,记录患者死亡情况及生存时间,以SACC患者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的四分位数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两组生存时间进行比较;以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学类型、肿瘤直径、TNM分期、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为自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ACC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为2.48±0.22,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的1.0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2,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未发生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TNM分期Ⅲ~Ⅳ期、发生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SACC患者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累积生存率[(113.32±10.77)个月、72.73%]均高于高表达组[(59.75±6.50)个月、39.06%](P=0.00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HOTAIR高表达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HR=3.274、2.971、2.911,P<0.05)。结论 HOTAIR在SACC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是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有望成为SACC患者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5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张玲艳, 王荣, 柳汀, 蔡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13-518.  doi:10.7518/hxkq.2020.05.007
    摘要 ( 642 )   HTML ( 17 )   PDF (1360KB) ( 39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35受体(IL-35R)两亚基糖蛋白130(gp130)、白细胞介素12受体β2(IL-12Rβ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4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35R在OLP病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41例OLP组织(OLP组)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中gp130、IL-12Rβ2、STAT1、STAT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组织中gp130、IL-12Rβ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分析gp130、IL-12Rβ2蛋白表达与OLP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OLP组gp130、IL-12Rβ2、STAT1、STA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OLP组gp130、IL-12Rβ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gp130、IL-12Rβ2蛋白在OLP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4,P<0.001)。3)糜烂型OLP组织gp130、IL-12Rβ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糜烂型(P<0.05)。结论 IL-35R及STAT在OLP组织中表达上调,且IL-35R的表达与OLP的临床分型有关,提示IL-35R可能在OLP病损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郭美玲, 黄臻,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19-524.  doi:10.7518/hxkq.2020.05.008
    摘要 ( 1102 )   HTML ( 78 )   PDF (1281KB) ( 9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钙化根管的治疗
    张婷, 陈度, 苗雷英, 谢思静, 汤旭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25-531.  doi:10.7518/hxkq.2020.05.009
    摘要 ( 1593 )   HTML ( 176 )   PDF (1482KB) ( 147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获得钙化根管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采用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2例前牙钙化根管的治疗。术前使用锥形束CT(CBCT)扫描患者上颌牙,建立三维牙体硬组织根管系统模型;制取患者上颌印模,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整合CBCT及三维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19.0及3-matic 11.0软件设计开髓路径,使用钴铬合金激光熔融法打印导板,在根管导板引导下开髓及打通钙化段根管,完成根管治疗。测量术前开髓设计路径和术后实际路径的位置和角度偏差。结果 2例患牙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例1的开髓角度偏差为1.77°,钻基底偏差为0.403~0.497 mm,钻尖端偏差为0.433~0.537 mm。病例2的角度偏差为3.26°,钻基底偏差为0.183~0.347 mm,钻尖端偏差为0.310~0.463 mm。结论 钴铬合金激光熔融根管导板辅助建立根管通道是治疗钙化根管的有效方法,可作为钙化根管治疗的新策略。
    牙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对残留牙周袋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张杨珩, 李厚轩, 闫福华, 谭葆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32-536.  doi:10.7518/hxkq.2020.05.010
    摘要 ( 1336 )   HTML ( 146 )   PDF (1189KB) ( 10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牙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与传统SRP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残留牙周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牙周基础治疗后口内每个区至少有1个位点探诊深度(PD)≥5 mm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内窥镜组和SRP组,分别对残留牙周袋位点进行内窥镜辅助SRP治疗和传统SRP治疗。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6个月检查PD、探诊出血(BOP)和附着丧失(AL),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3、6个月内窥镜组及SRP组PD≥5 mm位点百分比、PD、AL、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内窥镜组PD≥5 mm位点百分比、PD、AL、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均降低(P<0.05),而SR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RP组相比,内窥镜组治疗后3及6个月PD≥5 mm位点百分比、PD均降低,治疗后6个月AL、BOP阳性位点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 牙周内窥镜辅助SRP对于基础治疗后的残留牙周袋(PD≥5 mm)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SRP,尤其具有更好的远期预后。
    基台颈部缓冲层对种植体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张帅, 吕川, 李进红, 朱保民, 王维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37-540.  doi:10.7518/hxkq.2020.05.011
    摘要 ( 959 )   HTML ( 95 )   PDF (1217KB) ( 89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动态载荷下基台缓冲层对种植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根据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在人类下颌骨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在种植体上方分别制作基台无缓冲层和基台有缓冲层的修复体,缓冲部分由高聚合度聚氯乙稀制作。分别对2种修复体施加垂直向载荷200 N、水平向载荷100 N(45°),加载集中于种植体顶部中心。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种植体、中央螺栓、基台的体部和颈部以及下颌骨各部位受到的应力。结果 基台有缓冲层时种植体、中央螺栓、基台的体部和颈部以及下颌骨各部位上受到的应力均明显小于基台无缓冲层时。结论 基台有缓冲层可显著降低种植体、中央螺栓、基台以及下颌骨各部位受到的应力。
    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价值
    胡爽, 李春梅, 张帅源, 秦硕, 解晨露, 牛志兴, 孙明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41-545.  doi:10.7518/hxkq.2020.05.012
    摘要 ( 852 )   HTML ( 27 )   PDF (1543KB) ( 5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β-TCP)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1例颌骨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刮治(A组,27例)、刮治后放置修复膜覆盖创面(B组,27例)和刮治后放置骨粉充填骨缺损并覆盖修复膜(C组,27例)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81例患者术后均无复发。3组患者术前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复查CT,3组CT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颌骨囊肿刮治疗法,应用修复膜具有较好的成骨效果,联合应用β-TCP和修复膜可获得更佳的疗效。
    鼻夹在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后的临床观察
    吴敏,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46-549.  doi:10.7518/hxkq.2020.05.013
    摘要 ( 675 )   HTML ( 13 )   PDF (1151KB) ( 29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鼻夹在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的患者60例,分为鼻夹组、鼻模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均在术后6~12个月复诊,并对鼻外形进行评价。结果 鼻夹组患者的鼻外形发育及美学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夹对于唇裂鼻畸形患者矫正术后鼻外形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而且鼻夹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口腔肿瘤学专栏
    长链非编码RNA 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翁旭, 李劲松, 范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50-557.  doi:10.7518/hxkq.2020.05.014
    摘要 ( 627 )   HTML ( 7 )   PDF (2091KB) ( 48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TGF 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将60例OSCC患者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超过2 cm处的正常组织纳入研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48a、lncRNA PCGEM1在OSCC组织及正常组织、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及人源OSCC细胞株KB、BcaCD885、SCC-4、CAL27、SCC-15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PCGEM1和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之间的关系。构建lncRNA PCGEM1沉默细胞系KB-siPCGEM1及阴性对照(KB-NC),并以KB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lncRNA PCGEM1对KB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预测lncRNA PCGEM1可以互补结合的微小RNA(miRNA),再根据www.microRNA.org网站预测相应miRNA可靶向结合的基因;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 β2/Smad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OSCC组织中lncRNA PCGEM1、miR-148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lncRNA PCGEM1和miR-148a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的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KB-NC组相比,KB-siPCGEM1组细胞OD492 nm值下降,细胞侵袭数量及迁移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lncRNA PCGEM1可与miR-148a互补结合,miR-148a与TGFβ2存在靶向结合位点;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KB-siPCGEM1组中miR148a、TGFβ2及p-Smad 2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KB-NC组(P<0.05),空白对照组和KB-N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 PCGEM1在OSCC中高表达,高表达lncRNA PCGEM1可能通过上调miR-148a水平,强化TGF β2/Smad2信号通路,从而促进OSCC的进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郑琛, 石超吉, 杜琳娟, 江银华, 苏吉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58-565.  doi:10.7518/hxkq.2020.05.015
    摘要 ( 777 )   HTML ( 23 )   PDF (2281KB) ( 41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GFR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检测FGFRL1蛋白在OSCC组织、癌旁正常组织、OSCC细胞株及正常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通过FGFRL1小干扰RNA(siRNA)干扰HN4细胞,影响FGFRL1蛋白的表达,利用CCK-8及Ki67实验检测FGFRL1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FGFRL1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指标蛋白的影响。结果 FGFRL1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2.820,P=0.047 8);FGFRL1蛋白在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量高于在HOK细胞中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结果显示,FGFRL1 RNA在HOK细胞中的表达量低于在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将FGFRL1 siRNA转染的HN4细胞作为实验组,NC siRNA处理的HN4细胞作为对照组。Ki67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48 h(P=0.478 1)及72 h(P=0.334 2)细胞增殖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12 h(P=0.022 8)、24 h(P=0.005 1)及36 h(P=0.009 5)实验组细胞划痕面积百分比均比对照组小。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16 h(P=0.008 7)及24 h(P=0.008 6)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少。FGFRL1 siRNA干扰使得HN4细胞神经性钙黏附素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量下降,上皮钙黏附素蛋白的表达量上升。结论 FGFRL1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OSCC细胞株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上皮细胞。FGFRL1基因沉默对肿瘤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对肿瘤细胞EMT和细胞迁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述
    低温等离子体促进钛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进展
    敖小刚, 陈文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66-570.  doi:10.7518/hxkq.2020.05.016
    摘要 ( 650 )   HTML ( 23 )   PDF (1320KB) ( 6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钛表面改性成为材料改性的研究方向之一。体外研究发现它通过改变钛表面性质,对细菌的定植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等产生影响。体内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能促进钛种植体的骨结合过程。本文就低温等离子体改性钛种植体表面影响骨结合的体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骨组织再生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姜懿轩, 宫苹, 张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71-575.  doi:10.7518/hxkq.2020.05.017
    摘要 ( 791 )   HTML ( 31 )   PDF (1315KB) ( 8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是临床常见的物理治疗手段之一,可用于促进骨折愈合以及治疗陈旧性骨不连。局部血管、神经和骨组织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是骨组织再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LIPUS不仅能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发挥促成骨效应,还可通过其对血管、神经的作用对骨组织愈合与再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从LIPUS对骨组织的直接作用和LIPUS通过促进血管及神经再生对骨组织的间接作用2个方面,就LIPUS在骨组织再生方面相关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LIPUS治疗骨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罗瑜雪, 孙蔓琳, 施培磊, 刘盼, 陈艺尹, 彭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76-582.  doi:10.7518/hxkq.2020.05.018
    摘要 ( 896 )   HTML ( 32 )   PDF (1766KB) ( 106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韦荣球菌是口腔生物膜的早期定植菌之一,高丰度分布于口腔微生态中。目前在口腔中已检出7种韦荣球菌,其在不同部位、不同患者口腔中存在分布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密切,韦荣球菌有助于变异链球菌的黏附且能分解链球菌代谢产生的乳酸,是被公认的致龋因素之一;韦荣球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提供黏附位点,并可通过促进免疫反应参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韦荣球菌脂多糖的致病性及代谢产生H2S也与牙髓及根尖周病、口臭等相关。韦荣球菌与疾病的相关性已有研究进行阐释,与相关致病菌的作用机制也有一定进展,但其影响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韦荣球菌与龋病、牙周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口腔细菌影响宿主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梅宏翔, 陈奕霖, 施培磊, 杨偲睿, 徐欣, 何金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83-588.  doi:10.7518/hxkq.2020.05.019
    摘要 ( 609 )   HTML ( 23 )   PDF (1630KB) ( 8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观遗传是指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稳定改变,微生物能通过表观遗传途径调节宿主炎症,从而逃避或者扩大免疫反应。口腔细菌作为人体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现多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影响宿主对口腔细菌的反应。本文就细菌调控表观遗传的常见途径以及不同疾病中口腔细菌对宿主表观遗传的调控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疾病中表观遗传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骨形态发生蛋白1/tolloid蛋白酶家族在牙及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
    谢旭东, 赵蕾, 吴亚菲, 王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89-593.  doi:10.7518/hxkq.2020.05.020
    摘要 ( 675 )   HTML ( 15 )   PDF (1470KB) ( 5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tolloid(TLD)蛋白酶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而在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报道发现BMP1/TLD蛋白酶家族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伴有成骨发育不全的Ⅰ型牙本质发育不全,提示该蛋白酶家族在牙及骨等硬组织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BMP1/TLD蛋白酶家族在牙和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病理报告
    左侧下颌骨婴幼儿肌纤维瘤病1例
    任立志, 孙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94-597.  doi:10.7518/hxkq.2020.05.021
    摘要 ( 780 )   HTML ( 11 )   PDF (1552KB) ( 37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肌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儿童肌纤维母细胞瘤。本文报道1例左侧下颌骨婴幼儿肌纤维瘤病,并复习相关文献,对此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进行相关探讨,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临床技术改进
    目标修复体空间导向下保存龈下残根的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数字化流程
    郭家, 闵婕, 李娟, 于海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8(5):  598-601.  doi:10.7518/hxkq.2020.05.022
    摘要 ( 2300 )   HTML ( 414 )   PDF (1531KB) ( 294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牵引保存患者健康的龈下残根是当前修复与正畸联合治疗的经典内容。以满足最终目标修复体空间(TRS)需求为核心,通过TRS数字化模型,可以选择预设适合的龈下残根的最终牵引位置,并自动评估牵引后的冠根比、最小冠高度等关键参数后,预估治疗时间,并排除预设位置不良的病例,最终获得符合TRS的正畸牵引-修复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牵引治疗时间,也提高了整个修复正畸联合治疗的效率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