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1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3-08-20
  • 基础研究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石冰,宋庆高,黄旭,李盛,鲁勇,杨维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55-258. 
    摘要 ( 799 )   PDF (169KB) ( 3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将构建的口腔黏膜异体移植修复腭裂术后遗留的裸露硬腭处,观察其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的防治效果。方法 分离提取SD乳鼠硬腭黏膜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以自制藻酸钠薄膜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3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1个正常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实验组均行左侧硬腭黏膜骨膜瓣切除,Ⅰ组切除后任其裸露(裸露组),Ⅱ组、Ⅲ组分别行藻酸钠薄膜修复(材料组)和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修复(黏膜组)。术后9周(12周龄)处死动物,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左右侧硬腭骨宽度,比较各组的非对称率。结果 裸露组与材料组左右侧硬腭骨宽度非对称率无差异;黏膜组非对称率小于裸露组和材料组。结论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Fas与FasL表达的相互关系
    曾昕,陈谦明,聂敏海,周红梅,林梅,李秉琦,罗刚,赵曼,宣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59-262. 
    摘要 ( 928 )   PDF (170KB) ( 5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Fas和Fas L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前损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选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异常增生、上皮中度异常增生、上皮重度异常增生与原位癌、鳞状细胞癌标本,共6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酶标链亲和素生物素法(LsAB)染色并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 多数口腔鳞癌显示Fas表达的下调和Fas L表达的上调,同样的结果见于口腔癌前损害黏膜组织。结论 Fas 和Fas L的表达参与了口腔癌变过程,且可能是癌细胞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机制。Fas/Fas L系统有望成为判定口腔癌前损害预后的生物标志。

    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
    杨湛,温玉明,普苹,付红梅,汤炀,李继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63-266. 
    摘要 ( 918 )   PDF (169KB) ( 3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结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浸润分型的资料,分组对照研究nm23-H1基因在200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nm23-H1基因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N1期、转移仅累及1个淋巴结、Ⅳc型浸润,以及低分化肿瘤的患者,均有比其它患者明显增高的 nm23-H1基因的阴性表达率(P<0·01);转移至颌下或颌下—颈深上淋巴结平面者的阴性表达率,也高于转移到其它平面者(P<0·05)。结论 nm23-H1基因主要是通过干扰肿瘤实体内高转移细胞亚群的形成和初始转移的发生来调控口腔鳞癌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

    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周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李志华,陈扬熙,刘剑,吴建勇,朱玉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67-269. 
    摘要 ( 728 )   PDF (167KB)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其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最佳荷载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 采用正常的头颅骨,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4种不同负荷方式对模型进行加载,计算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最佳荷载方式。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不同的加载所产生的牙周的应力分布不同。在上颌第一磨牙颊面中心附近施加远中力并结合抗衡力矩(Mt/F=10, Mr/F=6)可以在牙周膜的远中面获得平均分布的低压应力,它能使牙齿倾向于整体移动。结论 正确的荷载方式可消除旋转和倾斜,使上颌第一磨牙整体远中移动。

    嵌合体SBR-CT~(ΔA1)植物表达质粒的构建
    麦穗,凌均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70-273. 
    摘要 ( 700 )   PDF (159KB) ( 3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方法 用PCR扩增的含编码嵌合体 SBR-CTΔA1基因的P2片段(3 498~5 378 bp),经TA克隆与pGEM-easy载体结合得到pTSC质粒,pTSC质粒经BamHⅠ 和KpnⅠ双酶切后得到P2片段,P2片段与BamHⅠ和KpnⅠ双酶切后的植物高效表达质粒pPOKⅡ定向克隆,构建 pROSC表达质粒;且将此质粒与bar基因(抗除草剂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ROSB,并经酶切电泳及DNA序列测定鉴定。结果 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P2片段整合到pPOKⅡ的适当部位,插入相位正确,未改变目的基因的阅读框架;从pBARGUS分离出的bar基因整合到pROSC,构成重组质粒pROSB。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ROSC和pROSB。

    舌癌组织中p53和c-myc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方泽强,李慧增,王常勇,杨军,周树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74-276. 
    摘要 ( 857 )   PDF (141KB) ( 5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端粒酶和原癌基因c-myc和p5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相互作用,分析它们与舌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端粒末端重复放大技术(TRAP)分别检测c-myc和 p5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舌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在低分化的舌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 (P<0·05),c-myc在低分化1级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p53在舌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端粒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myc和p53在舌癌发生过程中对端粒酶的激活发挥重要影响。

    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王志凌,肖晓蓉,周学东,彭雪梅,廖运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77-280. 
    摘要 ( 815 )   PDF (185KB) ( 7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对氨基苯甲酸(PA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血链球菌(S.sanguis)在龈下菌斑微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用1/2浓度的BHI培养基为实验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PABA,对P.gingivalis进行常规培养,并对培养出的菌细胞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过高或过低质量浓度的PABA均影响P.gingivalis的菌体形态,并对其黏附产生影响。结论 S.sanguis产生的PABA影响P.gingivalis的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提示S.sanguis对龈下菌斑的微生态平衡具调节作用。

    牙本质涎磷蛋白反义核酸对牙胚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蓉,肖明振,赵守亮,徐平西,张春宝,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81-283. 
    摘要 ( 892 )   PDF (171KB) ( 4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在牙胚发育和矿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胎龄为17 d Balb/C 胎鼠上颌第一磨牙,分为2组,对照组牙胚置于无血清BGJb半固定培养基中培养;DSPP反义核酸组牙胚置于含有 30μmol/L,长15 bp的DSPP反义寡核苷酸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牙胚体外培养10 d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组牙胚牙尖处成牙本质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的细胞器,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且DSPP反义核酸组成牙本质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扩张更为明显;胞外基质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胶原纤维聚集成束,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 牙尖基质带平均厚度为3μm ;DSPP反义核酸组胶原纤维粗细不等,排列紊乱,牙尖基质带平均厚度为2·5μm。结论 DSPP可能通过控制成牙本质细胞正常的分泌功能、胶原纤维的正常形态和排列在牙胚生长、矿化中起重要作用。

    磷酸盐包埋材料抗压强度的实验研究
    李振春,郝凤渝,熊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84-286. 
    摘要 ( 680 )   PDF (135KB) ( 15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磷酸盐包埋材料经焙烧后抗压强度的差异。方法 选用3种包埋材料:Heravest Speed,GILVESTⅡS,X-20 Chrome Investment,将3种包埋材料的粉液按厂商推荐比例混合调拌,灌注成型。经900℃ 焙烧后在室温下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实验标本的抗压强度。结果 不同品牌的磷酸盐包埋材料抗压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实验条件下,X-20 Chrome Investment包埋材料使用专用液调拌的标本抗压强度值最高。

    临床研究
    3种寡核苷酸探针对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检测
    张贤华,张斌,吴织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87-288. 
    摘要 ( 710 )   PDF (77KB) ( 4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研究龈下菌斑中3种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 利用3种寡核苷酸探针对 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60个患病位点、10例健康人的10个健康对照位点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牙密螺旋体进行检测。结果 牙周炎位点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牙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分别为91·67%,90·00%和95·6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位点;有83·33%的牙周炎位点同时检出3种致病菌,3种细菌检出情况为两两正相关(P<0·01)。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牙密螺旋体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很高,它们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致病作用。

    正畸拔牙后Bolton指数不调的多因素分析
    段培佳,李志华,赵青,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89-291. 
    摘要 ( 1430 )   PDF (143KB) ( 3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安氏分类、术前前牙比、全牙比及不同拔牙模式对前磨牙拔除后Bolton指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66副安氏错患者的模型,测量术前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全牙比及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值,以错安氏分类、术前前牙比、全牙比及拔牙模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拔牙后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当术前前牙比、全牙比较小时,前磨牙拔除后Bolton指数趋于协调;而当术前前牙比、全牙比较大时, 前磨牙拔除后Bolton指数更趋于不调。不同的拔牙模式对Bolton指数的影响并不一致,当术前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全牙比正常时,上下颌均拔除第一前磨牙,或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二前磨牙后,其Bolton指数值则明显高于正常。结论 矫治设计时,不仅要计算完整牙列Bolton指数的全牙比、前牙比,还要对所选择的拔牙模式后的Bolton指数进行分析,并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拔牙模式。

    脉冲Nd:YAG激光与超声洁刮治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王铮,丁一,吴亚菲,肖晓蓉,朱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92-294. 
    摘要 ( 1057 )   PDF (135KB) ( 4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与超声洁刮治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周袋4~7 mm的 26颗同颌对称同名的慢性牙周炎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激光加洁刮治)和对照组(洁刮治)。比较两组患牙治疗前后牙周袋内细菌检出总数和主要细菌组成比。结果 实验组患牙激光照射后即刻,细菌检出总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牙牙周袋内细菌检出总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牙治疗后牙周袋内G+球菌升高、G-杆菌下降,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周实验组牙周袋内球杆菌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参数为2 W、20 Hz、100 mJ的脉冲Nd:YAG激光牙周袋内照射可明显减少牙周袋内细菌总量;激光与超声洁刮治联合治疗能短期内显著改善龈下微生态环境。

    鸡卵黄特异抗体对人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影响的体内研究
    周智,周汝俊,唐镇,胡德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95-297. 
    摘要 ( 853 )   PDF (139KB) ( 5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鸡卵黄特异抗体(IgY)对健康人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构成比的影响。方法 选择志愿受试者24人,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9人)使用1·5% IgY;阳性对照组(9人)使用1·7 mmol/L洗必太溶液;阴性对照组 (6人)使用PBS缓冲生理盐水,各组均于饭后用药含漱1 min,持续3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中1、2、3周及停药后 1、3、5周记录菌斑指数,并收集光滑面集合菌斑样本在MS及MSB培养基中微需氧环境培养,检测菌斑中口腔链球菌群及变形链球菌的菌落形成数,分析各组使用药物前后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所占比例的变化及变化的延续性。结果 应用IgY后,其菌斑指数无明显改变,但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群在口腔链球菌群中的比例明显降低,并且在较长时间内(停药后5周)保持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低水平。结论 IgY处理后牙面菌斑的菌群微生态发生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牙菌斑微生态防治打下基础。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cN_0的处理
    康非吾,吴正华,黄欣,温玉明,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298-300. 
    摘要 ( 1025 )   PDF (133KB) ( 4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规律及对cN0患者的治疗原则。方法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1980~2001年住院的1 024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的总体转移率为36·62%,其中舌癌转移率最高为42·82%,颊癌和下牙龈癌相近分别为31·93%和 32·76%,口底癌转移率最低为25.00%;cN0患者的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20·94%。口腔鳞癌的隐匿性转移与原发灶的部位、T分期等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肿瘤原发灶的部位、大小和临床分期等综合考虑分析,判断颈淋巴结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专栏论著
    pH值对磁性固位体耐蚀性能的影响
    胡滨,张富强,郑元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01-303. 
    摘要 ( 767 )   PDF (135KB) ( 5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人工唾液的酸碱度在偏酸性的条件下,3种磁性固位体外包裹容器的耐腐蚀能力的改变。方法 将3种磁性固位体浸泡于人工唾液中,介质pH值分为5·6和7·0两组,实验温度36·5℃,时间6个月。采用恒电位法测定极化曲线实验、浸泡实验及扫描电镜方法,分析材料的耐腐蚀能力。结果 pH值下降,磁性固位体外包裹容器———不锈钢中铁离子的溶出量提高近10倍。表明在偏酸性的环境中,3种材料的腐蚀速度都加快。结论 磁性固位体的耐酸性能力相对较差,这将影响他们的使用寿命。

    中药蜂房对口腔常驻菌形成人工致龋生物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黄正蔚,李继遥,周学东,刘天佳,肖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04-306. 
    摘要 ( 873 )   PDF (178KB) ( 5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蜂房对口腔常驻菌形成人工致龋生物膜的影响,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 在体外模型中的羟磷灰石片上定植4种口腔常驻菌,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实验组定时给予含4 g/L蜂房提取物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膜,观察其pH的动态变化,以及生物膜表面微结构与微生物组成的改变。以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分别作为阳性与阴性对照。结果 ①实验组培养室内pH值呈先下降,再逐步恢复正常的波浪形变化。②蜂房的加入能抑制变链对羟磷灰石片的黏附。③蜂房的加入可使生物膜表面胞外基质的量减少。结论 蜂房作为一种潜在的防龋药物可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拔牙区骨改建对邻牙移动速度的影响
    袁晓,曹惠菊,罗颂椒,翁思恩,李达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07-310. 
    摘要 ( 986 )   PDF (146KB) ( 4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拔牙创的骨改建进程及矫治力对牙齿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矫治力和牙齿移动时机,缩短矫治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全麻下拔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3月后拔除另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在拔牙后不同的时间制作口内矫治器,分别以0·30、0·60、1·36 N的力牵上颌第二磨牙向拔牙区移动,分别在施力前及施力后的第1、3、5、7、10、14天拍摄X线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 测量牙齿移动距离,以置入的拔髓针校正放大率。结果 ①牙齿向新鲜拔牙区移动的速度明显大于向已愈合拔牙区移动的速度。②无论向新鲜拔牙区移动还是向已经愈合的拔牙区移动,0·30 N力组牙齿移动的距离在各时间点与0·60 N、1·36 N力组牙齿移动的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0·60 N与1·36 N力组牙齿移动的距离之间基本上从第5天开始差别不大。③加力后牙齿移动周期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瞬时运动;迟滞期;后期移动阶段。大约在第14天时,由于矫治力衰减,牙齿停止移动。结论 ①牙齿向新鲜拔牙区移动速度快,而向已经愈合的拔牙区移动速度慢。②在矫治过程中,中等力较为合适;即使使用较大的力,也不一定引起较大的牙齿移动。

    邻牙向拔牙区移动最佳时机选择的实验研究
    袁晓,罗颂椒,沈刚,陈振琦,朱庆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11-313. 
    摘要 ( 926 )   PDF (151KB) ( 3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拔牙创愈合的生理过程和牙齿向拔牙区移动的生物学反应,探讨邻牙向拔牙区移动的最佳时机。方法 30只同源雄性SD大鼠分为5组,拔除上颌第一磨牙,在拔牙后不同的时间制作口内矫治器,牵第二磨牙向拔牙区移动。所有的大鼠分别在矫治器加力前两天和处死前两天给予四环素和钙黄绿素腹腔注射;制备硬组织切片,采用骨硬组织形态测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向处于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移动牙齿时的骨改建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骨改建同时包括吸收和形成两个过程;②近中牙槽骨面(压力侧)骨吸收较远中 (张力侧)活跃,而远中牙槽骨面(张力侧)骨形成则较近中(压力侧)活跃;③骨形成参数、骨吸收参数均在拔牙后1 周存在一个峰值。结论 ①拔牙后宜早期移动牙齿,以便充分利用拔牙创的骨改建优势;②其理想的移动时机为拔牙后1周左右。

    正常人群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的相关性分析
    郭宏铭,罗颂椒,白玉兴,王邦康,周立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14-317. 
    摘要 ( 1079 )   PDF (149KB) ( 6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正常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结果。方法 应用面部软组织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对标准正常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项目与对应的X线头影测量项目具备相关性。结论 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结果能够部分的反映其下硬组织的情况。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编码区cDNA的克隆与测序
    潘剑,华成舸,温玉明,李珉,王刚,王昌美,李龙江,陈绍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18-320. 
    摘要 ( 837 )   PDF (147KB) ( 5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人舌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功能片段的cDNA,为进一步研究VEGF-C在口腔鳞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 以RT-PCR法从舌鳞癌组织中克隆VEGF-C基因功能片段的c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PCR筛选出阳性克隆pCRII-VEGF-C,以SP6和T7引物完成VEGF-C cDNA 的全序列测定。结果 从人舌癌组织总RNA中克隆到约1·1 kb大小的VEGF-C基因cDNA,经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人VEGF-C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6%。结论 从人舌癌组织中克隆得到的VEGF-C基因功能片段cDNA, 为进一步研究VEGF-C在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功能效应提供了物质基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原核表达
    潘剑,温玉明,华成舸,李珉,王刚,王昌美,李龙江,陈绍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21-323. 
    摘要 ( 897 )   PDF (152KB) ( 3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从人舌癌组织中克隆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 片段cDNA表达载体在原核细胞中的功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VEGF-C在口腔鳞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 以RT-PCR法从舌鳞癌组织中克隆的VEGF-C基因功能片段cDNA与表达载体pBK-CMV构建表达质粒,转化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进行检测。结果 从人舌癌组织总RNA中克隆到约1·1 kb大小的VEGF-C基因cDNA,与Genbank公布的人VEGF-C基因cDNA序列有99·6% 同源性,以之构建出的重组质粒pBK-VEGF-C转染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检测到稳定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约 56 000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与VEGF-C多抗具有强阳性免疫印迹反应。结论 证实克隆得到VEGF-C基因功能片段cDNA可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VEGF-C在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功能效应提供了物质基础。

    柔性牙龈赝复材料的临床应用
    赵信义,曹健,张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24-326. 
    摘要 ( 828 )   PDF (86KB) ( 5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介绍用柔性牙龈赝复材料制作牙龈赝复体的制作过程,评价柔性牙龈赝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与活动义齿制作过程基本相同的工艺制作柔性牙龈赝复体,并对31例经柔性牙龈赝复的患者进行8~20个月的观察,复查方式为患者自主评价(赝复体颜色稳定性、固位情况、赝复后的美观改善情况及配戴时的舒适情况)和医生检查(赝复体是否变色、断裂,覆盖的牙齿是否出现龋坏,覆盖的牙龈是否出现炎症)两个方面。结果 所有的患者认为牙龈赝复体在改善牙齿美观方面效果显著,配戴时的舒适性和固位性均较好,但配戴时间超过10~12个月后颜色会逐渐改变。医生证实了患者的评价,同时还发现个别患者牙龈赝复体覆盖下的个别牙齿颈部发生龋坏,以及个别患者赝复体覆盖下的牙龈出现轻度炎症表现。结论 柔性牙龈赝复材料及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牙龈萎缩修复方法,不需要专门设备,制做工艺简单;赝复体色彩的长期稳定还有待提高,其色彩稳定性与牙齿硬组织、牙龈的相容性及口腔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短篇报道
    颅脑损伤合并颌骨骨折行同期手术的临床观察
    沈海平,周建国,沈燕,庞飞,步中琦,朱亚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27-327. 
    摘要 ( 825 )   PDF (62KB) ( 3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填悬突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张凌,温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28-328. 
    摘要 ( 676 )   PDF (127KB) ( 5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劈裂磨牙的修复方法
    夏钦再,韩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29-329. 
    摘要 ( 781 )   PDF (61KB) ( 6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省兴文县中小学生患氟牙症、龋病的情况调查
    王正伦,敖忠邦,张平,王松,万力,严晋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30-330. 
    摘要 ( 651 )   PDF (71KB) ( 3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介绍
    无牙颌模型的三维重构技术
    陈建治,徐圣瑞,孙桂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31-332. 
    摘要 ( 836 )   PDF (139KB) ( 6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自制的简易舌系带显露器
    李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32-332. 
    摘要 ( 476 )   PDF (122KB) ( 4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阳霉素与低功率CO_2激光联合治疗口咽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评价
    张文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04):  333-333. 
    摘要 ( 795 )   PDF (120KB) ( 5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