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5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7-02-20
  • 基础研究
    变形链球菌临床株质子移位膜ATP酶γ亚基基因uncG遗传多态性及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杨德琴;刘天佳;亓庆国;庄姮;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1-4. 
    摘要 ( 1151 )   HTML ( 6 )   PDF (609KB) ( 6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质子移位膜ATP酶(F- ATPase)的γ亚基基因uncG的遗传多态性和mRNA表达水平。方法选取在不同龋敏感人群中分离的18株高耐酸和20株低耐酸变形链球菌为实验株,扩增uncG基因,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测序比较,应用RT- PCR法和凝胶成像系统定量软件对20株不同基因型和不同耐酸力变形链球菌uncG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ALuⅠ- RFLP和BsrⅠ-RFLP产生A、B、C、D 4种基因型,但4种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及不同耐酸力菌株uncG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但其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F- ATPase γ亚基基因uncG的RFLP基因型和mRNA表达水平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但对菌株耐酸力没有明显影响。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韩波;李龙江;代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5-7. 
    摘要 ( 856 )   HTML ( 3 )   PDF (428KB) ( 4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HIF- 1α在60例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水平与颊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的颊癌组织中HIF- 1α的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晚期颊癌组织中,HIF- 1α阳性表达水平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原发灶肿瘤组织中HIF- 1α的阳性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预后差的颊癌组织中,HIF- 1α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组(P<0.05)。结论颊癌中HIF- 1α的阳性表达水平与疾病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是颊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镀金对牙科VB钢材料金属铍离子析出的影响
    王姝;陈新民;潘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8-11. 
    摘要 ( 935 )   HTML ( 1 )   PDF (105KB) ( 5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镀金对牙科VB钢材料在人工唾液中金属铍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AES)检测普通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对照组)、打磨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打磨组)、喷砂镀金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镀金组)及喷砂镀金加时50%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镀金加时50%组)在人工唾液中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铍离子的析出量,比较不同处理因素对铍离子析出量的影响以及同一处理下铍离子析出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不同处理方法下,铍离子析出总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打磨组>对照组>镀金组>镀金加时50%组。在同一处理因素下,铍离子的析出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呈现连续性,6个月末时最大;铍离子的析出速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现连续性,6个月末时最小。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全冠表面镀金处理能降低铍离子的析出量,从而提高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的生物相容性。

    人成釉细胞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张磊涛;黄洪章;曾东林;张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12-14. 
    摘要 ( 972 )   HTML ( 0 )   PDF (1748KB) ( 9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直接贴壁法将新鲜成釉细胞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反复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使之纯化。然后将纯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观察接种成瘤后瘤组织大体生长情况以及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瘤细胞的侵袭生长情况。结果成釉细胞瘤细胞可以在裸鼠皮下存活,接种后第23天见有移植瘤形成,成瘤率为25%。病理切片显示瘤细胞可向裸鼠肌间生长,保持了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结论初步建立了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成釉细胞瘤的侵袭生长特性奠定了基础。

    3种桩核成形方法对全瓷桩核中桩-核间固位力的影响
    吕杰;万乾炳;廖运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15-18. 
    摘要 ( 960 )   HTML ( 0 )   PDF (465KB) ( 5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在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粘接瓷核及堆塑复合树脂核3种桩核桩- 核间的固位力。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制备全瓷桩试件15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5件。A组为在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瓷核;B组为在瓷桩上粘接瓷核;C组为在瓷桩上直接堆塑光固化复合树脂核。在INSTRON 4302电子力学万能试验机上沿瓷桩长轴方向加载,测试桩- 核间固位力。结果3组间固位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固位力为(817.10±42.20)N,分别是B组及C组的3.04倍和2.88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B组及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的结合方式能产生牢固的固位力,直接烧结结合法桩- 核间固位力明显高于粘接法和树脂成型核法。

    调宁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颌下腺中的表达
    卢玉鹤;高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19-21. 
    摘要 ( 915 )   HTML ( 3 )   PDF (540KB) ( 6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新的肌上皮细胞标记物调宁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颌下腺中的表达。方法选取14个人颌下腺标本,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用SP法进行调宁蛋白和P63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调宁蛋白在所有腺泡、闰管的外围表达,呈线形或点状包绕腺泡或导管。分泌管中也可见调宁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近闰管、管径较小的部分。除线状、点状阳性区外,还可见锥形或三角形阳性区位于分泌管导管细胞间。P63蛋白主要表达在排泄管的外层细胞。分泌管细胞的阳性染色较弱。结论调宁蛋白可较好地标记人颌下腺肌上皮细胞;P63蛋白主要标记颌下腺排泄管的基底细胞。

    DNA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阎炳智;王洁;张波;董福生;侯琳;王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22-25. 
    摘要 ( 1270 )   HTML ( 1 )   PDF (253KB) ( 6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 83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53基因mRNA的表达。博莱霉素、H2O2及紫外线刺激转染细胞,采用RT- PCR及Western blot法比较DNA损伤下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DNApolβ启动子活性增高。p53基因的导入使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增强,DNA polβ启动子组较CMV启动子组更为明显。DNA损伤后,DNA polβ启动子组的p53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较CMV启动子组增强(P<0.05)。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 83细胞中,DNA polβ启动子的活性增高,DNA polβ启动子能够增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作为盖髓材料的体外抗菌作用
    苏勤;叶玲;周学东;肖晓蓉;朱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26-28. 
    摘要 ( 1049 )   HTML ( 1 )   PDF (33KB) ( 6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 PA66)对龋性牙本质中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干酪乳杆菌的标准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比较nHA- PA66固化膜片、nHA- PA66糊剂、nHA- PA66碘仿糊剂、羟磷灰石糊剂及氢氧化钙糊剂对3种实验菌的抑菌环直径大小。结果nHA- PA66固化膜片与nHA- PA66糊剂对变形链球菌无抗菌作用,对粘性放线菌和干酪乳杆菌有极轻微抗菌作用,nHA- PA66固化膜片与nHA- PA66糊剂之间抑菌环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A- PA66碘仿糊剂的抗菌能力增强,但与氢氧化钙糊剂相比,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磷灰石糊剂对3种实验菌均无抗菌作用。结论nHA- PA66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单独使用时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干酪乳杆菌几乎不具有抗菌性能,但可通过与碘仿的联合应用来提高nHA- PA66用作盖髓材料时的抗菌能力。

    力学刺激对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E-cad/cat复合体的影响
    何海波;唐休发;李龙江;李良;华成舸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29-32. 
    摘要 ( 1111 )   HTML ( 4 )   PDF (41KB) ( 6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周期性双轴力学应变对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低转移细胞株ACC- 2中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以及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分别选取频率为每分钟3次的1 000、4 000 μ应变对ACC- 2、ACC-M细胞分别加载,每天定点加载1次,每组加载时间分别为每次1 h、3 h和6 h,共加载2次。第3天上午8点收获细胞;将未受力学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受力学刺激的细胞作为实验组。细胞在力学刺激后行E- cad和α、β、γ- cat及细胞核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和定位观察。用MTT法测定ACC细胞和ECM的粘附率。结果对照组除ACC- 2细胞E- cad低于ACC-M细胞外,ACC- 2细胞α、β、γ- cat表达均高于ACC-M细胞;在力学刺激下,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随时间而变化。对照组ACC- 2细胞和ECM的粘附率高于ACC-M细胞,但在力学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ACC细胞和ECM的粘附率随时间而变化。结论在力学刺激后,ACC- 2、ACC-M细胞出现E- cad/cat复合体表达的改变,同时其和ECM的粘附率也发生了改变,显示力学刺激后细胞粘附发生变化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氟磷酸谷酰胺及αD3对去势大鼠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
    周雄文;翦新春;任力锋;刘迎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33-36. 
    摘要 ( 944 )   HTML ( 1 )   PDF (159KB) ( 4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一氟磷酸谷酰胺及αD3对去势大鼠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SD雌性大鼠39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不处理组(OVX组),去卵巢单用一氟磷酸谷酰胺组(MFP组),去卵巢一氟磷酸谷酰胺与αD3联合用药组(MFP+αD3组)。在大鼠去势后6周,MFP组将一氟磷酸谷酰胺溶于蒸馏水后灌胃,MFP+αD3组将一氟磷酸谷酰胺和αD3溶于蒸馏水后灌胃。每天1次,每周6次,连续12周。采用HPIAS10000型图像分析系统进行下颌骨组织形态测量,采用双能X线测量股骨和下颌骨的骨密度。结果OVX组与SHAM组、MFP组、MFP+αD3组相比,下颌骨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宽度和松质骨面积明显减少,骨小梁间隔增大,股骨骨密度减小,而SHAM组、MFP组、MFP+αD3组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OVX组、MFP+αD3组的下颌骨骨密度较SHAM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而MFP组与SHAM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氟磷酸谷酰胺及αD3能促进去势大鼠下颌骨骨量的增加,下颌骨骨密度的改变与四肢骨不一致。

    临床研究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菌株的检出和药敏性观察
    陈方淳;林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37-41. 
    摘要 ( 773 )   HTML ( 1 )   PDF (52KB) ( 5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和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假丝酵母菌(即念珠菌)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及药敏性,并结合制霉菌素局部疗效的观察,初步探讨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1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为试验组,43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含漱法收集口腔假丝酵母菌标本,采用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NCCLSM27- A微量稀释法测定假丝酵母菌分离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MIC值。试验组中选择31例进行制霉菌素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与患者的MIC值作比较。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78.69%和30.23%,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占80.70%和92.31%。②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MIC值均数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唑类药物的MIC值小于制霉菌素。③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5.65%、80.43%和89.13%,少数菌株存在耐药现象。④制霉菌素局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有效率为87.10%,存在少数MIC值与临床疗效结果不一的病例。结论目前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口内菌株的耐药现象并不突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酮康唑和氟康唑MIC值较小,提示临床上用制霉菌素治疗疗效欠佳时可换用唑类药物。MIC值与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但MIC值高低与临床疗效并非完全一致。

    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
    孟姝;吴亚菲;杨禾;赵蕾;欧阳玉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42-45. 
    摘要 ( 1021 )   HTML ( 1 )   PDF (117KB) ( 5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和111例牙周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CP组选取磨牙区牙周袋最深的2个患牙的探诊深度最深点作为患牙的取样位点,同时选取磨牙或前磨牙区1个健康牙的近中位点作为健康牙的取样位点;健康组选取上颌第一磨牙近中位点作为取样位点。收集取样位点的龈下菌斑,提取DNA,用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伴放线菌嗜血菌的分布;同时检查并记录取样牙的牙周临床指数(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结果CP组患牙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为33.62%,明显高于CP组健康牙和健康组(P<0.01)。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的增加而增加,探诊出血阳性患牙的检出率(37.07%)也明显高于探诊出血阴性的患牙(7.41%)(P<0.05)。结论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随着牙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杨禾;吴亚菲;赵蕾;孟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46-49. 
    摘要 ( 1035 )   HTML ( 3 )   PDF (191KB) ( 4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T.forsythensis)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T.forsythensis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集10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216个病变位点和108个健康位点的龈下菌斑,共324个样本,采用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forsythensis的分布情况。对324个取样位点进行临床检查,记录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情况,分析T.forsythensis与临床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位点与健康位点T.forsythensis的检出率分别为59.72%和3.70%,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随着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的增加,T.forsythensis的检出率也升高,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8和0.51。探诊出血阳性位点T.forsythensis的检出率为61.31%,明显高于探诊出血阴性位点的检出率8.80%(P<0.001)。结论T.forsythensis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综合征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颅颌面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鲁大为;石冰;王衡健;郑广宁;王虎;郑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50-54. 
    摘要 ( 1009 )   HTML ( 1 )   PDF (138KB) ( 6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和认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颅颌面结构的差异和特点,揭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腭裂与颌面部其他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符合特定条件的混合牙列期男性腭裂患者57例,其中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8例,Pierre Robin综合征9例、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侧位头影测量检查,对侧位片进行定点分析并且选择18项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 12.0软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相比,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差异主要表现为SNB的减小和ANB的增大(P<0.05),提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下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的发育较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相对不足;而两组患者的上颌骨前后向发育无统计学差异(P>0.05),颅底的生长发育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征型腭裂患者的上颌骨形态结构以及生长发育与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基本类似,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生长发育潜力;腭裂患者颅颌面诸骨的生长发育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

    腭裂畸形程度对腭裂语音影响的研究
    李蓓;石冰;郑谦;蒙田;尹恒;鲁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55-57. 
    摘要 ( 952 )   HTML ( 2 )   PDF (30KB) ( 6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腭裂畸形程度与腭裂语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102例行腭帆提肌重建术的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完全性腭裂56例(CCP组),不完全性腭裂46例(ICCP组)。在语音频谱仪上测定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发[i]音时共振峰F1、F2、F3的数值,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C组)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患者的术后复诊时间为3~6个月。结果①C组、ICCP组术前和CCP组术前的F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F2、F3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高于ICCP组,ICCP组高于CCP组;②C组、ICCP组术后和CCP组术后的F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F2、F3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高于ICCP组,ICCP组高于CCP组;③ICCP组和CCP组进行组内自身比较,术前、术后的F1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F2、F3值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腭裂畸形程度对腭裂患者的语音有影响,畸形越严重,患者舌位后缩越明显,术后软腭上抬动度越差,语音状况越不理想。

    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景捷;赵洪伟;孙钢;夏辉;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58-60. 
    摘要 ( 1055 )   HTML ( 1 )   PDF (30KB) ( 6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D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22例28侧DSFMC分型,总结各类型DSFMC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DSFMC以Ⅱ型骨折最多,占57%;其次为Ⅲ型骨折和Ⅰ型骨折,分别占25%和18%。②5侧Ⅰ型骨折均行骨折片摘除术;16侧Ⅱ型骨折中,9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5侧行骨折片摘除,2侧切除髁突;Ⅲ型骨折中有5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2侧行摘除骨碎片,修整髁突残端。③22例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张口度为33.9 mm,平均张口偏斜1.5 mm,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咬合关系完全恢复正常17例,5例术后仍有1~2 mm的前牙开!,经调!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④术后再植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微型接骨板无明显变形。结论DSFMC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张口度、张口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再植髁突无明显吸收。

    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妊娠关系初探
    李晓军;孔经贾;梁峰冰;陈晖;贺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61-63. 
    摘要 ( 1101 )   HTML ( 3 )   PDF (32KB) ( 7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水平与妊娠间的关系。方法以40例先兆早产孕妇(TPL组)和40例正常孕妇(Non- TPL组)为研究对象,检查全口牙齿的牙周状况,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BI),并计算牙周炎位点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 1β水平。对各项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TPL组40例孕妇中26例足月产(TPL- TB小组),14例早产(TPL- PB小组);Non- TPL组40例孕妇皆足月产。TPL组和Non- TPL组、TPL- TB小组和TPL- PB小组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PLI、牙周炎位点率和血清IL- 1β水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娩孕周和牙周炎位点率、BI、IL- 1β水平呈负相关(P<0.05),IL- 1β水平与牙周炎位点率和BI呈正相关(P<0.05)。结论牙周感染可能是早产的原因之一。

    30例舌下腺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于涛;高庆红;王晓毅;温玉明;王昌美;张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64-66. 
    摘要 ( 2075 )   HTML ( 9 )   PDF (29KB) ( 7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舌下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55—2005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30例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0.6岁。腺样囊性癌为舌下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56.7%);临床分期中Ⅲ期最常见(56.7%),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局部复发率为30.0%,远处转移率为26.7%。结论舌下腺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为主。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原发灶切除配合颈部淋巴清扫术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应适当辅助放化疗。

    面中部骨折伴发眶底骨折的临床分析
    肖金刚;刘磊;董海;田卫东;李晓宇;汤炜;郑晓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67-69. 
    摘要 ( 909 )   HTML ( 2 )   PDF (124KB) ( 5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伴发眶底骨折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36例面中部骨折伴发眶底骨折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136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49例行眶底手术治疗,21例有眶底骨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骨、钛网或多孔高分子聚乙烯进行眶底重建。结果136例骨折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功能显著恢复,术后未发生永久性严重并发症,仅2例出现切口局部感染,1例暂时失明,经及时治疗后痊愈。结论面中部骨折伴发眶底骨折的首选诊断方法是CT;治疗原则是恢复眶底的解剖形态和眶腔容积,还纳疝入上颌窦的眶内容物,植入修复材料重建眶底。

    IPS-Empress2热压铸陶瓷全冠的临床应用体会
    王爱军;何小明;刘莉霞;张朝标;张敏;沈倍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70-72. 
    摘要 ( 1184 )   HTML ( 1 )   PDF (34KB) ( 7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IPS- 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对70例患者的198颗牙进行IPS- 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修复,修复后1周及每半年复诊1次,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38个月的随访,全冠修复的198颗牙中,3颗牙发生饰面瓷崩瓷,2颗牙因基牙冠折致全冠脱落,2颗牙的牙龈出现红肿,3颗牙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3颗牙的全冠色泽变暗。余185颗牙修复效果满意,满意率为93.4%。结论IPS- 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冠具有美观、生物相容性好、制作相对简单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强度不够高、遮色效果差的缺点。

    艾滋病患者的口腔门诊护理体会
    李晓英;曾鸿斌;李灏来;陈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73-74. 
    摘要 ( 1051 )   HTML ( 1 )   PDF (20KB) ( 5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口腔损害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方法对2例艾滋病合并口腔损害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消毒隔离、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及教育宣传,2例患者的口腔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结论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都很重要。

    专栏论著
    人牙髓细胞与牙龈成纤维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王忠东;吴纪楠;周琳;凌均棨;郭希民;肖明振;朱峰;蒲勤;柴玉波;赵忠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75-78. 
    摘要 ( 1044 )   HTML ( 0 )   PDF (41KB) ( 5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批量克隆人牙髓细胞(HDPC)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研究HDP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HDPC和HGF,应用基于PCR的改良消减杂交技术构建HDPC和HGF的cDNA消减文库,批量克隆HDPC和HGF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测序,使用GenBank的BLAST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序列比较。结果经过序列测定,获得12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经BLAST分析有2个为未知基因。在已知基因中,含有4个与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相关的基因;2个与细胞转运机制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膜及细胞核膜转运);2个与细胞RNA剪接机制相关的基因。结论HDPC的生物学特性是由某些特定基因的差异表达所决定的,其生长、分化机制可能与相对旺盛的蛋白合成及分泌活性相关。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
    王翔 高文信 王莉 魏秀峰 陈英新 王晓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79-82. 
    摘要 ( 1231 )   HTML ( 7 )   PDF (1145KB) ( 13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稳定的细胞培养体系。方法新洁尔灭和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处理口腔黏膜标本,比较不同浓度的Dispase对上皮的分离作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结果微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0.40%的Dispase的上皮分离效果优于0.25%的Dispase,细胞在短期内快速稳定增殖。结论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经改进后可简化操作,并提高成功率。

    数字化可视下颌骨的初步研究
    李宁毅;马彦博;谷芳;王钰;单涛;于仕超;李新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83-85. 
    摘要 ( 1083 )   HTML ( 2 )   PDF (1461KB) ( 7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数字化可视下颌骨的三维实体模型。方法将1例人体标本固定、灌注、冷冻、包埋、切削,选取从颏部到下颌骨髁突图像,通过摄像采集数据,描取每层下颌骨的皮质骨外形、牙齿及牙槽窝轮廓线及下颌管,各层轮廓线均形成闭合曲线。利用Amira软件系统进行下颌骨的外形及下颌管的重建,得到三维线框模型和实体模型。结果利用数字人数据得到下颌骨精细的三维模型,在三维空间上真实再现了下颌骨、下颌牙的解剖形态,并准确地显示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论采用软件重建方法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为下颌骨的影像诊断及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下颌牙齿种植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猴下颌髁突的实验研究
    祝颂松;胡静;李继华;应彬彬;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86-89. 
    摘要 ( 1161 )   HTML ( 2 )   PDF (1320KB) ( 4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在猴颞下颌关节(TMJ)缺损动物模型上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髁突的可行性及其整复效果。方法选取6只成年恒河猴,手术截除其双侧关节髁突与关节盘,在下颌升支部行“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自行研制的牵张器。按每次0.4 mm,每次间隔12 h的牵张速率向上牵引输送盘至关节窝。牵张结束后第4、12、24周各处死2只动物。通过影像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查评价输送盘改建与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情况。以术中切除的髁突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术后所有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咬合错乱,牵张结束后咬合基本恢复正常。骨输送盘形态基本接近正常髁突,其下方可见大量软骨细胞;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良好。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术可以重建一个形态和功能都基本接近正常的髁突,这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整复TMJ缺损的新方法。

    下颌骨骨压缩后下牙槽神经组织学变化的研究
    黄晓峰;曾祥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90-92. 
    摘要 ( 918 )   HTML ( 1 )   PDF (2096KB) ( 5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下颌骨骨压缩前后下牙槽神经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北京本地犬8只,将其分成4组,每组2只。将钛合金骨压缩器植入实验犬右侧下颌骨体部,以1.0 mm/3 d的频率缩短骨压缩器,总共缩短5.0 mm。在实验后的第1天、第15天、第45天和第90天时分别处死4组动物,取压缩区域的下牙槽神经常规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神经纤维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骨压缩后第1天,神经纤维大量的退行性变,大量轴突肿胀,神经轴稀疏,连续性中断,较多神经纤维的髓鞘消失;②骨压缩后第15天、45天,神经纤维仍旧有脱髓鞘的现象,可以看到雪旺细胞,神经纤维的连续性逐渐恢复;③骨压缩后第90天,神经纤维均匀分布,神经纤维脱髓鞘的现象少见,轴突平行排列,密度均匀,神经束形态完整,与正常的神经结构类似。结论骨压缩可以对下牙槽神经的组织结构造成改变,但是这种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神经组织可以恢复接近正常。

    不同牙周膜厚度对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山川;陈新民;周玭;潘璐;王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93-96. 
    摘要 ( 995 )   HTML ( 0 )   PDF (42KB) ( 6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牙周膜厚度对桩核- 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有机玻璃模拟标准尺寸的上中切牙牙根45个。常规铸造桩核修复,软衬材料模拟牙周膜,厚度分别为0.2 mm、0.4 mm、0.6 mm、0.8 mm、1.0 mm,试件分成5组,每组9个。在Instron- 4302万能测试机上进行垂直于牙根长轴加载压缩测试,加载速度1 mm/min,至桩核松动、脱位或牙根脱位、破裂,记录最大载荷和位移。结果牙周膜厚度分别为0.2 mm、0.4 mm、0.6 mm、0.8 mm、1.0 mm时,桩核- 牙根联合体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是148.033 N、161.889 N、168.667 N、181.589 N、194.622 N,位移分别为1.965 mm、2.837 mm、3.327 mm、3.927 mm、5.326 mm。除0.4 mm与0.6 mm组,不同牙周膜厚度组间联合体抗折力与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膜厚度在一定范围时,相同质量、相同高度牙周膜的桩核- 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和位移与其牙周膜厚度成正比。

    Genistein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马杰;宗志红;王兆元;钟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97-99. 
    摘要 ( 1115 )   HTML ( 1 )   PDF (91KB) ( 4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83细胞增殖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于SACC- 83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分析细胞的生长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印迹分析及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Genistein对SACC-83细胞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且当其作用到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该作用与浓度及时间呈依赖关系;SACC- 83细胞经220 μmol/L Genistein作用3 d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同时伴有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下调。结论Genistein能明显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83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Survivin的表达减少可能是Genistein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病例报告
    综合康复治疗拔牙后张口困难1例报道
    王晓红;丁明甫;张黎明;刘步云;黄礼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1):  100-102. 
    摘要 ( 1215 )   HTML ( 0 )   PDF (33KB) ( 22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张口困难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药物、咬合板、脉冲电磁场、离子导入、激光、针灸等。本文对1例拔牙后张口困难的患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超短波电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中频电疗)、中医推拿、功能训练、肌肉牵拉、关节牵拉等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