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5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7-06-20
  • 专家论坛
    先天性唇裂整复理论与技术的现代走势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09-212. 
    摘要 ( 918 )   HTML ( 6 )   PDF (1032KB) ( 5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将现行的先天性唇裂整复理论与技术归纳总结为以功能基质学说为指导的整复理论与技术、以复位解剖标志为指导的整复理论与技术和以几何学解析结果为指导的整复理论与技术,并对各类方法的整复理论与技术要点作了介绍,为认识唇裂畸形的特点和整复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

    基础研究
    S-甲基异硫脲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卞翠荣 李德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13-215. 
    摘要 ( 1194 )   HTML ( 2 )   PDF (1492KB) ( 4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S- 甲基异硫脲(SMT)对黑山羊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只纯种黑山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只。对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黑山羊双侧颞下颌关节上腔一次性注射胶原酶,诱导骨关节病病变。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实验对照组为对实验动物关节上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实验组为对实验动物关节上腔注射SMT 0.5 mL。处死动物后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结果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实验对照组髁突、关节盘、关节凹表现为骨关节病变化;实验组中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3个月的观察和研究,发现SMT关节上腔重复注射能抑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MT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局部产生过多的一氧化氮有关。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展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其软骨组织内的表达和意义
    高占巍 王大章 刘宝林 马海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16-218. 
    摘要 ( 1102 )   HTML ( 0 )   PDF (1975KB) ( 4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其软骨组织内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采用山羊建立TMJOA动物模型,在各组动物注射胶原酶后的2、4、12、24周时,分别切取其TMJ标本做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组TMJ软骨无iNOS表达,在实验组动物TMJOA发病过程中其软骨组织iNOS的表达有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过程的发展与病变组织有一定的对应性。结论iNOS在TMJO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iNOS的生成有可能会阻断TMJOA的发生和发展。

    变形链球菌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杨德琴 刘天佳 付春华 亓庆国 庄姮 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19-222. 
    摘要 ( 1275 )   HTML ( 0 )   PDF (779KB) ( 4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 ATPase亚基c、a、b联合基因uncEBF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与细菌耐酸力的关系。方法选取18株变形链球菌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以特异引物从细菌组DNA扩增uncEBF,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其中内切酶Alu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高耐酸性菌株中A型基因uncEBF的检出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 ATPase亚基联合基因uncEBF具有明显基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可认为不同基因型uncEBF分布与耐酸力不同相关。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人工基底膜的降解作用及其机制
    宋惠云 何昕 周红梅 李胜富 付春华 龙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23-225. 
    摘要 ( 1034 )   HTML ( 0 )   PDF (105KB) ( 3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降解人工基底膜matrigel的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atrigel凝胶与CAFs和NFs共同培养24、48、72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按照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说明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考马斯亮兰微孔板法行微量蛋白定量;用明胶酶谱分析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各时间段,口腔CAFs上清超滤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上清液总蛋白浓度及MMP- 2酶原含量明显高于NFs,且CAFs组表达大量MMP- 2活性酶。口腔CAFs和NFs皆不表达MMP- 9。结论CAFs具有较强的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提示其与肿瘤- 宿主微环境中基质重建及肿瘤侵袭有关。

    口臭研究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口腔致臭菌的确定
    胡赟 胡德渝 郑雷蕾 林居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26-229. 
    摘要 ( 819 )   HTML ( 2 )   PDF (119KB) ( 7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一个可模拟口臭代谢过程的唾液沉淀物系统,同时分析几种细菌对口臭产生的影响,为致臭菌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名牙周健康个体的刺激性全唾液10份。调整离心全唾液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比例,建立口臭研究模型,在37 ℃兼性厌氧条件下孵育使其产生臭味,7 h内每隔1 h分别用鼻闻法检测气相和液相的臭味指数,用Halimeter测量挥发性硫化合物(VSCs)水平,用玻璃电极测量pH值。在经过1 h孵育后的口臭模型内,分别加入可疑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菌悬液以及作为对照的非致臭菌(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悬液和蒸馏水,继续在37 ℃兼性厌氧条件下孵育,在余下的6 h内每隔1 h测量1次各组的臭味指数、VSCs水平及pH值。结果调整离心全唾液比例后的口臭模型能模拟口臭代谢过程,产生明显的臭味。在孵育1 h后的口臭模型内,加入可疑致臭菌菌悬液后,臭味产生相对于伴放线放线杆菌组和蒸馏水组高,牙龈卟啉单胞菌组相对显著。结论孵育离心全唾液为研究口臭产生的有用模型。通过改变致臭细菌的数目来改变微生物负载,对细菌代谢的活性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臭味的形成,可以此来确定致臭菌。

    氟化物预处理减轻漂白治疗术中牙齿敏感的扫描电镜观察
    潘利锋 邓蔓菁 刘鲁川 李楠 刘娜 张国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30-232. 
    摘要 ( 1046 )   HTML ( 1 )   PDF (379KB) ( 4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氟化物对漂白治疗中牙体硬组织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氟化物用于减轻漂白治疗中牙齿敏感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临床因正畸治疗需拔除4颗健康第一前磨牙的患者共12名,按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加氟化钠漂白组、漂白组和空白组。在不同处理后分别制备釉质、牙本质纵剖面和横剖面电镜观察标本,以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电镜显示漂白组釉质表面出现溶融、脱矿现象;牙本质纵剖面可见管周牙本质轻微脱矿,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网架塌陷;横剖面见牙本质小管口因脱矿而呈现不规则,小管径增大。加氟化钠漂白组釉质及牙本质的脱矿程度均减轻,牙本质小管口小于漂白组。结论局部应用氟化钠可减轻釉质表层及牙本质脱矿,降低牙体硬组织通透性,从而缓解漂白过程中所产生的牙齿敏感症状。

    桂皮醛对大鼠根尖周炎根管中内毒素水平影响的定量研究
    刘红英 李文颜 郝太国 高洪岩 马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33-236. 
    摘要 ( 1011 )   HTML ( 4 )   PDF (69KB) ( 4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大鼠根尖周炎根管中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为桂皮醛作为根管消毒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75只Wistar大鼠建立根尖周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桂皮醛组、甲醛甲酚组、生理盐水组,每组25只。封药前后分别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测内毒素的含量。结果根管中内毒素含量结果显示,桂皮醛和甲醛甲酚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桂皮醛能有效地降低感染根管中内毒素的含量。

    临床研究
    成人牙周健康状况与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关性
    赵蕾 吴亚菲 杨禾 孟姝 欧阳玉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37-241. 
    摘要 ( 1130 )   HTML ( 2 )   PDF (308KB) ( 5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和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成人牙周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牙周健康组(136例)和慢性牙周炎组(115例)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 rRNA PCR法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Ⅰ~Ⅴ和Ⅰb)的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的分布,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牙周健康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龈下菌斑样本中P.gingivalis阳性率分别为22.1%和81.7%,多数样本中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牙周健康组中ⅠfimA型的检出率最高(占66.7%);慢性牙周炎组中则为ⅡfimA基因型(占43.6%),其次为Ⅳ和Ⅰb fimA基因型。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P.gingivalis的关系密切(OR=16.36),Ⅰ、Ⅰb、Ⅱ、Ⅲ、Ⅳ、Ⅴ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OR值分别为0.97、13.26、36.62、4.57、22.86、1.19;Ⅱ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Ⅳ和Ⅰb型。结论P.gingivalis菌株的fimA基因型存在差异,特异性fimA基因型P.gingivalis可能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关系密切。

    咬合重建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
    周崇阳 杨朝晖 冯海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42-245. 
    摘要 ( 1307 )   HTML ( 9 )   PDF (39KB) ( 5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牙齿重度磨耗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分成后牙支持完全组(试验Ⅰ组,15例)和后牙支持不全组(试验Ⅱ组,14例),分别测量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及永久修复1个月后咀嚼运动时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的表面肌电图,并选择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咀嚼周期、咀嚼运动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及肌电积分值的变化。结果修复前,试验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咀嚼周期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颞肌前束的肌电积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过渡修复及永久修复后,试验Ⅰ组和Ⅱ组的咀嚼周期有逐步缩短的趋势。过渡修复时,Ⅰ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和肌电积分值较修复前均有下降(P<0.05);Ⅱ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较修复前下降(P<0.05),肌电积分值的变化则不明显(P>0.05)。永久修复后,Ⅰ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和肌电积分值较过渡修复时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较过渡修复时进一步下降,肌电积分值则明显提高(P<0.01)。结论咬合重建修复能明显改善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循环模式,提高咀嚼肌活动强度。

    喷磨预处理对离体氟斑牙正畸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杜文鹏 邢春旺 韩宇 齐荣 许佳奇 计华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46-248. 
    摘要 ( 1007 )   HTML ( 3 )   PDF (31KB) ( 4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筛选一种使氟斑牙与托槽有较高粘接强度的临床可行的粘接方法。方法选择15例氟斑牙正畸患者拔除的60颗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15个区组,每区组包括每位患者的4颗牙齿,区组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A、B、C、D 4小组,每小组即包括每位患者的1颗牙齿,共计15颗。4小组采用不同方法粘接托槽,分别为常规酸蚀后用釉质粘接剂粘接、喷磨预处理后用釉质粘接剂粘接、自酸蚀后用Bond粘接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喷磨预处理和自酸蚀后用树脂粘接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然后测定4小组的粘接强度和托槽底面粘接剂的余留情况。结果A、B、C、D 4小组的托槽/牙面剪切强度测试结果分别为(2.247±0.261)MPa、(5.374±0.469)MPa、(4.345±0.401)MPa、(5.791±0.636)MPa,4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D组剪切强度最大,其次为B、C组,A组最小。4组样本在去除托槽时残留粘接剂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斑牙面先用空气喷磨机喷磨,然后进行自酸蚀和树脂粘接托槽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王喜军 汲平 郭红梅 易新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49-252. 
    摘要 ( 1130 )   HTML ( 3 )   PDF (901KB) ( 10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定位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AI)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常染色体显性AI家系,提取该家系19名成员(其中患者9例)的外周血DNA,选择横跨釉蛋白基因、成釉蛋白基因、釉丛蛋白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5个候选基因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进行PCR扩增,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基因型,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得到19名个体的8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分别为D1s498、D1s2343、D4s1543、D4s2361、D4s2969、D11s1339、mmp20、D19s246。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各位点的LOD值在重组率为0时均小于1,不支持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与5个侯选基因上的STR位点的连锁关系。结论连锁分析结果不支持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已知基因座处,提示至少某些常染色体显性AI家系的致病基因不是文献所报道的AI候选基因,进一步证实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的遗传异质性。

    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赵溪达 潘亚萍 赵雪 林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53-256. 
    摘要 ( 1132 )   HTML ( 3 )   PDF (1058KB) ( 3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采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位点为患者所有天然牙的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4个位点。将全口牙分成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4组,比较4组间、4个位点间以及PD<5 mm和PD≥5 mm的位点间治疗前后PD和AL的变化。结果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治疗后PD和A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PD明显下降,且有牙周附着再获得;其中前牙的改善较磨牙和前磨牙更明显。PD<5mm和PD≥5mm的牙周位点间PD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好转;而AL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个位点间改善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lorida探针能够较准确、客观地评价牙周状况。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疗效更为明显,同一牙齿不同位点的疗效基本一致。

    3种根充糊剂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谷海晶 刘丽敏 徐琼 欧阳勇 凌均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57-259. 
    摘要 ( 913 )   HTML ( 2 )   PDF (385KB) ( 6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3种根充糊剂的根管封闭性能。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前牙100颗,随机分为A、B、C 3个实验组(每组30颗牙齿)和D、E 2个对照组(每组5颗牙齿),A、B、C组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AH- plus糊剂、氧化锌丁香油(ZOE)糊剂加牙胶尖侧压充填根管,D组为阳性对照组,E组为阴性对照组。牙齿用2%甲基兰溶液浸泡,脱矿使牙齿透明,在根管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根管的长度。结果A、B、C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0.57±0.56)mm、(0.79±0.96)mm、(1.07±1.12)mm,阳性对照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A组与B、C组间染料渗入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间染料渗入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itapex糊剂根尖封闭性优于AH- plus糊剂与ZOE糊剂。

    种植微螺钉支抗矫治下颌磨牙缺失患者的上牙前突伴拥挤
    姜世同 姜晓蕾 秦雍 张茹 刘洪杰 焦广军 袁阔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60-262. 
    摘要 ( 1123 )   HTML ( 3 )   PDF (1359KB) ( 6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用于下颌磨牙缺失患者矫治上牙前突伴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颌单侧磨牙缺失、上牙前突伴拥挤的成年错!患者8例(年龄22~38岁),在每位患者下颌磨牙缺失侧的第二前磨牙远中11~13 mm颊侧牙槽嵴处各种植1枚纯钛微螺钉,并以栓道固位方式在微螺钉的龈上部分附着自制微螺钉牵引帽,利用微螺钉牵引帽依次牵引同侧的下颌前磨牙、尖牙、切牙向远中移位,并利用牵引帽上的牵引钩行颌间Ⅱ类牵引。结果采用种植微螺钉作为支抗的8例患者治疗后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前牙覆盖覆!和后牙尖窝关系均正常。疗程最长者24个月,最短者15个月,平均20.8个月。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以用于下颌磨牙缺失的上牙前突伴拥挤患者的矫治。

    60例甲状舌管囊肿临床分析
    林春 郭泽庚 滕乐众 潘祖会 陈波 李洪平 黎国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63-265. 
    摘要 ( 1269 )   HTML ( 14 )   PDF (310KB) ( 6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舌管囊肿以儿童好发,女性多于男性,舌骨及舌骨以下水平多见;多数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正中线附近,极少数表现为颌下囊肿;囊肿以单个为主,少数表现为多个囊肿;多数病例术后可探查到管状物或条索状物。甲状舌管囊肿病理组织学表现呈多样性特征,治疗不当易复发。结论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均表现为多样性特征,手术不当易复发。

    2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效果的比较
    罗维 胡德渝 范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66-268. 
    摘要 ( 1018 )   HTML ( 9 )   PDF (29KB) ( 5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2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寻求改善效果较佳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四川省德阳市市区随机选取3所中学,每个学校均抽取103名12岁学生,男女比例接近1∶1。按学校随机将学生分为3组:老师模式组由口腔医生对老师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再由老师对学生上健康教育课,学生在家刷牙;家长模式组由口腔医生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间接影响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学生在家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3组学生3个月后的口腔卫生状况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后老师模式组学生的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和牙龈指数(GI)均明显下降(P<0.05),家长模式组学生的DI、CI无明显下降(P>0.05),GI明显上升(P<0.05)。老师模式组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后DI、CI、GI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家长模式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以老师和学校为媒介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优于以家长为媒介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老师在口腔健康促进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台式灭菌器对牙科手机灭菌效果分析
    曾淑蓉 江波 肖晓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69-271. 
    摘要 ( 983 )   HTML ( 1 )   PDF (28KB) ( 6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B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台式灭菌器对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分析牙科手机灭菌器的选择、灭菌处理流程及灭菌效果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及牙科手机有效的灭菌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采用B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台式灭菌器对牙科手机进行灭菌处理,其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指标均符合要求,灭菌有效率100%;对灭菌后牙科手机进行需氧培养、厌氧培养、乙型肝炎标志物监测均为阴性。结论对牙科手机采用B级台式灭菌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
    王玉良 杨驰 房兵 陈敏洁 张伟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72-274. 
    摘要 ( 1841 )   HTML ( 3 )   PDF (33KB) ( 11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影像学检查见髁突骨质吸收、高度降低、体积减小、形态不规则,下颌支高度降低,常伴有下颌支及髁突的发育不足;MRI表现为髁突乃至下颌支骨髓腔信号降低呈黑色无信号区。10例患者中4例髁突切除后内窥镜辅助下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2例患者行关节盘复位修补术,4例患者未作治疗。结果4例重建髁突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重建的关节形态和功能良好,具有稳定的!关系;2例关节盘复位修补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开!无明显加重,但髁突吸收区域亦未见适应性改建。结论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是治疗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有效手术方法。

    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
    杨苗苗 刘磊 王舒婷 马永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75-277. 
    摘要 ( 1060 )   HTML ( 2 )   PDF (30KB) ( 6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要点。方法对24例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围手术期全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术后加以抗生素抗感染后,24例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3例患者术后14 d创口未完全愈合,经及时换药和局部使用金因肽喷涂后,14~28 d内创口愈合。结论对伴有糖尿病的颌面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以“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为治疗原则。

    口腔地米溃疡糊剂中地塞米松质量浓度的测定
    韩绍兴 杨凡 曾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78-279. 
    摘要 ( 974 )   HTML ( 2 )   PDF (18KB) ( 5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口腔地米溃疡糊剂的质量标准提供质量浓度测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异烟肼比色测定口腔地米溃疡糊剂中地塞米松的质量浓度。结果地塞米松的质量浓度为6~16 μg/mL时,吸收度与地塞米松对照品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地塞米松平均回收率为98.9%,地塞米松质量浓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n=5)。结论异烟肼比色测定地塞米松质量浓度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专栏论著
    含银无机抗菌剂加入树脂中对口腔常见细菌黏附影响的研究
    李罡 陈治清 吴兴惠 肖晓蓉 李艳红 朱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80-284. 
    摘要 ( 1022 )   HTML ( 1 )   PDF (362KB) ( 6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检测含银硅铝酸盐无机抗菌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作用效果,以及加入该抗菌剂的基托树脂表面的口腔常见细菌的黏附情况。方法将一定量细菌、真菌接种到含有适当比例含银硅铝酸盐无机抗菌剂的培养基中,检测该抗菌剂的抑菌情况;应用体外菌斑模型观察含有抗菌剂的聚甲基丙烯酸基托树脂表面的微生物黏附状况。结果含银无机抗菌剂在8%的质量分数内可以完全抑制口腔常见细菌的生长,在质量分数为1.25%和2.50%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但是在16 d的实验期内未能抑制细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结论含银硅铝酸盐无机抗菌剂对口腔常见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是在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材料中加入含银硅铝酸盐无机抗菌剂,没有表现出抑制细菌黏附的能力。

    汉族人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
    袁奎封 来庆国 周晓红 秦一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85-288. 
    摘要 ( 1012 )   HTML ( 1 )   PDF (40KB) ( 4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汉族人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所有研究对象母亲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等资料。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确定199例NSCL/P患者与203例正常人的基因型。将基因型与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NSCL/P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感染、孕期服药及不补充叶酸的孕妇发生NSCL/P增多。C1C2基因型与孕早期感染、孕期服药和叶酸补充3个因素有交互作用。结论TGF- α基因的突变与汉族人NSCL/P的发生有相关性,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等环境因素与NSCL/P的发生有关。含有C2等位基因的个体对孕早期感染、孕期服药和叶酸缺乏3个危险因素更为敏感。

    交变应力对大鼠翼外肌成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宋锦璘 樊瑜波 赵志河 邓锋 郑雷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89-291. 
    摘要 ( 976 )   HTML ( 1 )   PDF (65KB) ( 6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交变应力作用下,大鼠翼外肌成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为交变应力下翼外肌组织的改建提供必要的基础实验数据。方法在自行研制的脉动式细胞力学系统基础上,将大鼠翼外肌成肌细胞在膜交变应力培养小室内进行培养,分别施加2.5、5.0、10.0 kPa交变力学刺激于不同频率组,3H- TDR检测成肌细胞增殖活性,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高频组不同大小的交变应力都有促成肌细胞增殖的趋势,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在交变应力作用12 h后,不同频率组间比较的规律与6 h后基本一致,但是较6 h具有更大的增殖活性变化。低频组组间的增殖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与高频组一致,但低频组有更大的促增殖效应。结论低频率比高频率具有较高的促成肌细胞增殖活性;随着交变应力作用时间的延长,成肌细胞增殖活性在较低应变范围内(≤5.0 kPa)随应变的加大而增加,较大应变具有较小的成肌细胞增殖活性增加趋势。

    桩-粘接剂-根管内壁牙本质界面的拉曼光谱分析
    李振春 吴璇 陈小冬 马红梅 郝凤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92-294. 
    摘要 ( 1022 )   HTML ( 1 )   PDF (184KB) ( 6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本实验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观测根管内壁牙本质- 粘接剂- 桩粘接界面的物质过渡变化,了解不同粘接材料与根管内壁牙本质的结合方式,探讨不同粘接剂对桩固位力影响的原因。方法将钛桩和玻璃纤维桩分别使用磷酸锌黏固剂、玻璃离子黏固剂和树脂粘接材料粘着于离体牙根管内,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分别测量其光谱,并与粘着前粘接底物和粘接剂的光谱进行对比,探讨粘接前后的光谱变化。结果磷酸锌黏固剂- 牙本质和玻璃离子黏固剂- 牙本质界面未见改变,而树脂- 牙本质及树脂- 玻璃纤维桩界面可见明显激光拉曼光谱混合带改变。结论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是研究修复粘接界面的有效手段。不同粘接材料与牙本质结合方式不同,本实验使用的树脂类粘接材料可渗入到根管内壁及玻璃纤维桩材料内。

    氧化锆质量分数对牙科复相铝瓷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赵克 张新平 李湘霞 朱文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95-298. 
    摘要 ( 1125 )   HTML ( 1 )   PDF (315KB) ( 8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测定所制备的牙科氧化锆增韧复相铝瓷(ZTCA)的力学性能,探讨氧化锆质量分数变化对ZTCA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增韧机制。方法溶胶- 凝胶法制备单相Al2O3粉体,表面诱导沉淀法制备4组不同ZrO2质量分数的ZTCA粉体。将5组粉体干压成型后烧结并加工成标准试件用于力学性能试验,测定三点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基体断口形貌;X射线衍射分析ZTCA基体晶相组成。结果ZTCA抗弯强度随ZrO2的增加先上升而后下降;ZrO2加入量为30%时,抗弯强度最高,为304.5 MPa,对应的断裂韧性为1.85 MPa·m1/2;ZTCA基体晶相包括α- Al2O3、四方相氧化锆以及少量的单斜相氧化锆。结论ZrO2质量分数不同对应ZTCA的强韧化机制不同,ZrO2质量分数为15%~30%时,材料以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为主;ZrO2质量分数大于30%时,还存在微裂纹增韧机制。

    前伸下颌后大鼠髁突软骨内明胶酶表达变化的研究
    王艳民 王胜国 周力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299-301. 
    摘要 ( 983 )   HTML ( 1 )   PDF (1173KB) ( 5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前伸下颌后明胶酶(MMP- 2、MMP- 9)在大鼠髁突软骨内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5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白天配戴自制的上颌斜面导板式活动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对照组大鼠不戴矫治器。在实验的1、2、4周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明胶酶在大鼠髁突软骨内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正常髁突软骨内,MMP- 2呈中等强度表达,MMP- 9表达很低。前伸下颌后,髁突软骨内MMP- 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MMP- 9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明胶酶参与了功能矫形时下颌髁突软骨的适应性改建。

    不同孕期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骨桥蛋白mRNA表达变化的规律
    莫水学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302-305. 
    摘要 ( 946 )   HTML ( 1 )   PDF (1676KB) ( 6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不同孕期大鼠正畸牙施力后牙周组织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孕期正畸牙周改建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按所处孕期阶段和加力方式随机分3组,正常怀孕对照组30只、怀孕加力组30只和非孕加力组30只。怀孕加力组和非孕加力组大鼠戴入牙移动装置,加力使其上颌第一磨牙朝近中移动。分别在妊娠第6天、第12天和第19天处死动物,取上颌骨及牙齿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牙周组织OPN mRNA的表达。结果怀孕加力组大鼠牙周组织OPN mRNA的表达强于非孕加力组,且具有孕中期表达最强、晚期稍低而早期最低的特点;怀孕加力组和非孕加力组压力侧OPN mRNA表达都增强;怀孕加力组各孕期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孕鼠牙周组织压力侧骨改建的骨吸收过程中,OPN mRNA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OPN mRNA的表达受孕酮的调控。

    病例报告
    局部应用沙利度胺治愈顽固性下唇盘状红斑狼疮1例
    倪晨中 宋惠云 周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306-306. 
    摘要 ( 955 )   HTML ( 5 )   PDF (22KB) ( 7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身应用沙利度胺治疗顽固性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局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顽固性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相关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科局部应用沙利度胺治愈1例顽固性下唇盘状红斑狼疮。

    颌下腺转移性多形性腺瘤1例
    郑亚鸽 赵业 吴兰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307-311. 
    摘要 ( 1073 )   HTML ( 1 )   PDF (655KB) ( 9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转移性多形性腺瘤,患者女性,30岁,左颌下腺及右锁骨上包块术后病检结果与患者8年前左颌下腺肿块切除后病检结果一致,病理形态均表现为良性多形性腺瘤。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转移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等进行讨论。

    增殖性疣状白斑癌变1例
    葛林 周红梅 曾昕 吴兰雁 林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03):  310-312. 
    摘要 ( 1243 )   HTML ( 4 )   PDF (1595KB) ( 6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殖性疣状白斑(PVL)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慢性增殖性、多发性、顽固性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白斑病,中老年女性多见,好发于颊、腭、龈、舌,癌变率高。本文报道1例增殖性疣状白斑癌变病例,并对相关文献复习,讨论PVL可能的致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与其他类型口腔白斑的区别。